香薷散(香薷、厚朴、白扁豆),黃連2兩。
暑瘧獨熱,躁煩,大渴引飲,小便不利,或背寒面垢。
每服加燈心20莖,麥門冬(去心)20粒,淡竹葉7皮,車前草2根,晚禾根1握,檳榔1個(切片),水煎服,不拘時候。
《得效》卷二。
香薷3錢,厚朴7分,甘草(生用)5分,白扁豆6分,黃連(薑汁拌炒)5分。
中暑久而不解,遂成伏暑,內外俱熱,煩躁大渴喜冷。外感中暑瀉之症,時值夏秋之令,忽然腹痛,煩悶口渴,板齒乾焦,暴瀉糞水,腸鳴飧洩,痛瀉交作,此暑熱之症,脈洪滑熱重者。
上銼。
水煎,露1宿。不拘時候服。
《杏苑》卷三。
川黃連、香薷、白扁豆、厚朴。
暑溼腹痛之症,熱令當權,忽爾腹中作痛,腸中作響,痛瀉交作,脈洪大者,此暑溼霍亂之類。暑熱所逼而致夏月鼻衄,脈虛身熱,大汗口渴者。
《症因脈治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