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聖丸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烏蛇肉(米醋浸,炙)半兩,直殭蠶(炒)半兩,防風半兩,天麻半兩,南星(牛膽制)半兩,五靈脂2錢半,代赭石(煅,醋淬)2錢半,全蠍(焙)1錢,硃砂1錢。

功效主治

驚風,痰盛搐搦,口眼牽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粟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急驚,荊芥湯送下;慢驚,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雌黃1兩,鉛丹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癇涎潮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醋1升熬稠為丸,如梧桐子大,與惡實末同收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臨臥煎惡實末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五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黑豆小者21粒(水浸,去皮),砒霜(研)1錢,大棗1枚(煮,去皮核)。

功效主治

間日瘧。

炮製方法

上須於重午七夕日修合,研末為丸,如豌豆大,以丹砂為衣。

注意事項

忌熱物一復時。

使用方法

於發日早晨,將藥1丸面北香上度過,用冷茶清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五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烏蛇頭(醋浸1宿,炙黃)1兩,蛇黃(火煅,醋淬3遍)1兩,白殭蠶(炒,去絲嘴)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天麻1兩,五靈脂半兩,代赭石半兩(火煅,醋淬3遍),全蠍1錢(去毒,微炒),麝香1分(別研),硃砂1錢(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,胸膈涎盛,口眼牽引,手足搐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糯米煮糊為丸,每1兩作40丸,金箔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1歲1丸,分3服,薄荷湯磨下;急驚,用磨刀水磨下;慢驚,煎荊芥湯磨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四一引《施圓端效方》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川當歸(焙)4錢,枳殼(麩炒,去瓤)4錢,黃耆4錢,陳皮4錢,甘草(炒)3錢,乾薑(炮)1錢半,御米殼(去蒂,蜜炒)2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瀉痢膿血,腹痛後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細嚼,食前以米飲送下,每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四一引《施圓端效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四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無椒鹽蒸餅1個(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瘡疹黑陷倒靨。

炮製方法

取臘月活兔兒之血,和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丸,以好酒化下,不拘時候。若嚥下咽喉,須臾發瘡疹紅活,大有神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四。

《痘疹仁端錄》卷十四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5錢,茯苓5錢,大附子5錢,鹿茸5錢,乾薑5錢,粉甘草3錢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虛寒,洩瀉嘔吐,遍身寒涼,痘色灰白。

炮製方法

煉砂糖為丸,如龍眼大。

使用方法

瀉,以米湯送下;吐,以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疹仁端錄》卷十四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孔氏家傳》: 神聖丸

配方組成

胡黃連(去皮)1錢,宣連(去毛)1錢,白蕪荑(去皮)1錢,木香1錢,蘆薈1錢,使君子20枚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蘆薈一味外,五味銀器內用豬膽汁熬成膏,後入蘆薈同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,空心、日午、臨臥以米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孔氏家傳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