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犀散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烏犀散

配方組成

烏犀角屑1分,獨角仙3枚(微炙,去翅足),驢胎耳1分(燒灰),雀兒飯甕5枚,幹蟾1分(燒灰),白殭蠶2分(微炒),硃砂1分(細研),雄黃1分(細研),丁香1分,蠶紙1張(出於者,燒),麝香1分(細研),牛黃1分(細研),羌活半兩,青黛1分(細研),天竹黃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慢驚風,或發即戴眼向上,手足搐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都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溫水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嵩崖尊生》卷六: 烏犀散

配方組成

犀角、羚羊角、牛黃(各另入)、天冬、貝母、胡連、麥冬、知母、黃芩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鼻生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嵩崖尊生》卷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: 烏犀散

配方組成

烏犀角(鎊)2兩,丹砂(研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丹參1兩,遠志(去心)1兩,人參1兩,海荊子(炒)1兩,防風(去叉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心中風,精神冒悶,語聲錯誤,恍惚多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食後酒調下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烏犀散

配方組成

烏犀角屑1兩,赤箭3分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羌活3分,防風3分(去蘆頭),芎3分,桂心3分,羚羊角屑3分,獨活3分,牛膝3分(去苗),五加皮3分,黃耆半兩(銼),赤茯苓半兩,麻黃半兩(去根節),赤芍藥半兩,細辛半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生乾地黃1兩,道人頭1兩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酸棗仁3分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中風,筋脈攣急,四肢疼痛,不能行立,神思昏悶,言語謇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半中盞,酒半中盞,加生薑半分,薄荷3-7葉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七: 烏犀散

配方組成

烏犀角屑3分,龍齒1兩,川升麻1兩,茯神1兩半,麥門冬1兩半(去心),玄參1兩,甜竹根(切)2合,赤芍藥1兩,生乾地黃1兩半,馬牙消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上焦虛熱,睡臥多驚,往往心忪,不欲見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七: 烏犀散

配方組成

犀角(鎊)1分,白花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4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牽牛子(熟炒)1兩(生用半兩)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加膩粉1錢匕,五更初以糯米粥飲調下。至辰巳間,胸膈內作聲勿怪,相次如筋線連內結子下,是病根也。更候20日,再1服,永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