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蕤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1兩,柴胡(去苗)1兩,羚羊角(鎊)1兩,石膏(碎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數日,餘熱不解,時發寒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2兩,青木香2兩,白薇(焙)2兩,麻黃(去根節,煎去沫,焙)2兩,獨活(去蘆頭)2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2兩,芎2兩,甘草(炙)3兩,麝香(研)1分,石膏(研)3分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發熱,頭痛目眩,咽喉幹,舌本強,胸背痛悶,心膈痞滿,腰脊強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空心、臨臥並2服,取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。

《千金翼》卷二十二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2兩,黃芩2兩,乾薑2兩,生薑2兩(切),豉6合(綿裹),芍藥2兩,升麻2兩,黃連2兩,柴胡2兩,梔子7枚(擘),石膏8兩(碎),芒消4兩。

功效主治

石發動,心胸熱毒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熱面、豬、魚、蒜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5升,先煮石膏,減1升,次下諸藥,煮取2升8合,去滓,下芒消,攪令散,分溫3服。每服相去如人行10裡,進之利5-6行,當自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二十二。

《活人書》卷十七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3分,石膏1兩(杵碎),白薇半兩,麻黃半兩(湯泡,焙乾,秤),川芎半兩,葛根半兩(生者可用2兩尤佳),大羌活(去蘆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杏仁(去皮尖,捶碎)半兩,青木香1分(冬1兩始,春用半兩,炒)。

功效主治

風溫,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、傷寒,發熱,頭項眩痛,喉咽幹,舌強,胸內疼,痞滿,腰背強。

使用方法
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5錢,水1盞半,煎至1盞服。1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書》卷十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九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1兩半,升麻1兩半,黃連(去須)1兩半,秦皮(去粗皮)3分,地骨皮1兩,山梔子仁1兩,甘草(炙,銼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生息肉淫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投芒消末1錢匕,食後、臨臥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1分,百部1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阿膠(炒令燥)半兩,馬兜鈴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人參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桑根白皮(銼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咳嗽,咯唾膿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烏梅1個,生薑2片,同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。

《千金》卷九註文引《小品方》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2兩,白薇2兩,麻黃2兩,獨活2兩,杏仁2兩,芎2兩,甘草2兩,青木香2兩,石膏3兩。

功效主治

冬溫及春月中風、傷寒則發熱頭眩痛,喉咽幹,舌強,胸內疼,心胸痞滿,腰背強。溫風之病,脈陰陽俱浮,汗出體重,其息必喘,其形狀不仁,嘿嘿但欲眠,下之者則小便難,發其汗者必譫語,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,但吐下之則遺矢便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水8升,煮取3升,去滓,分3服,取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九註文引《小品方》。

《證因方論集要》卷二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1兩,茯苓3錢。

功效主治

溼溫傷人,久久不已,發熱身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因方論集要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四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1兩半,黃芩(去黑心)1兩半,升麻1兩半,乾薑(炮)1兩半,柴胡(去苗)1兩半,芍藥1兩,黃連(去須)1兩,石膏4兩,梔子仁7枚。

功效主治

乳石發動,心胸痞脹,熱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1分(拍碎),並豉少許,同煎至6分,去滓,下芒消半字,令沸,溫服,如人行10裡許再服,1日2次。快利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三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(去皮)3分,桔梗(炒)3分,羚羊角(屑)3分,木通(銼碎)3分,黃芩(去黑心)3分,黃耆(銼碎)3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赤腫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7分,去滓,投芒硝1字,空心放溫服,食後再服。得利去芒硝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一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(去皮)1兩半,地骨皮(去土)1兩半,赤芍藥1兩半,犀角屑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茯神(去木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升麻1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生膚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食後溫服,臨臥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一。

《醫級》卷七引柴北溟方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、甘草、荊芥、防風、桔梗、枳殼、柴胡、薄荷、黃芩、連翹。

功效主治

春溫時感,頭痛,身熱痠疼,少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級》卷七引柴北溟方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—-: 萎蕤湯

配方組成

萎蕤1兩半,桔梗1兩半,黃耆(銼)1兩半,羚羊角(鎊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目赤,並黑眼上生丁翳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下芒消末半錢匕,再煎1-2沸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—-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