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引桃枝1把。
心腹痛,血痢,崩中下血。卒心痛。男子卒痢血。
上切。
以酒1升,煎取半升,頓服。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一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六。
桃枝1握(中指長,銼),芒消5分,大黃4兩,當歸2兩,甘草(炙)2兩,桂心2兩,虻蟲20枚(去翅足,熬),水蛭20枚(熬),桃仁50枚(去皮尖,熬)。
墮落瘀血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8升,煮取3升,去滓,溫分3服。內消。
《外臺》卷二十九引《深師方》。
桃東行枝白皮(切碎)1握,官桂(去粗皮)3兩,當歸(焙)3兩,梔子仁14枚,丹砂(碎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吳茱萸(湯泡)1兩,豆豉1兩。
中惡霍亂心痛,胸脅(疒丂)痛,喘急。
上藥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4錢匕,用水2鍾,加生薑3片,煎至1鍾,去滓溫服,日2次夜1次,不拘時候。
《奇效良方》卷二十。
桃東行嫩枝(切)1握,梔子仁14粒,豆豉1兩,吳茱萸1兩,桃仁14粒,麝香2分,當歸2兩,官桂5錢。
中惡霍亂,客邪內幹正氣,使胃中食物不化,氣不宣通,令人心腹卒痛,吐利,煩悶,甚則精神冒昧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1鍾半,生薑3片,煎7分,溫服,日3夜1次。
《醫統》卷三十八引《良方》。
雄黃。
中惡、中忤,鼻口吸著惡氣,驀然倒地,四肢厥冷,兩手握拳,鼻口出清血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,桃枝葉煎湯調灌下。
方出《得效》卷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