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耳散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九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根3兩5錢,烏梅5個,帶須蔥3根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使用方法

用酒2鍾,煎至1鍾,熱服。出汗後不散,然後用勝金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九。

《證治寶鑑》卷十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、薄荷、白芷、細辛、南星、半夏、酒芩、荊芥。

功效主治

鼻淵,鼻流清涕而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寶鑑》卷十。

《證治寶鑑》卷十二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、威靈、羌、獨、通、當歸、白芷、半夏、防風、苡仁、梔子、蒼、苓、澤。

功效主治

手足麻痺,臂痛不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寶鑑》卷十二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五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子1錢,金銀花1錢,皂角刺1錢,防風1錢,荊芥1錢,連翹1錢,蛇床子5分,天麻5分,前胡5分,土茯苓3錢,牙皂3錢,甘草3錢。

功效主治

楊梅瘡,己服輕粉,愈後發鵝掌風,手髮癬,或手掌上皮退一層,又退一層,生生不絕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1片,川椒1撮,水煎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三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(重午日採,曬乾)3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心井花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三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一引《聖濟總錄》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(研)1分,桂(去粗皮)1分,雞子2枚(去殼,炒令黑色,研),蒼耳(曬乾)3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用井花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一引《聖濟總錄》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六十九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○八引《仁存方》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花、蒼耳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風瘙,隱疹,身癢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豆淋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六十九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○八引《仁存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七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白礬2兩(研),大麻黃5兩(銼),蒼耳莖葉5兩(銼)。

功效主治

蛇螫人,竅出血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1鬥,煮至6升,去滓,下白礬末,溫浸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六: 蒼耳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子2-7粒,露蜂房1兩,曲頭棘刺2-7枚,緋帛方5寸,亂髮一團如雞子大,青蒿2-7莖,丹砂1分(研,別入)。

功效主治

疔腫徐敷諸藥後,如犯觸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將六味銼碎,於熨斗內燒灰,細研為散,入丹砂末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心溫酒調下,日晚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