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味益氣湯

《濟陽綱目》卷八十二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1錢,人參1錢,白朮1錢,甘草(炙)1錢,當歸1錢,陳皮1錢,升麻5分,柴胡5分,麥門冬(去心)5分,香附5分,羌活5分,防風5分,木香3分,烏藥(炮)3分。

功效主治

氣虛,十指盡麻,並面目皆麻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八十二。

《辨證錄》卷九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,白朮5錢,甘草1錢,茯苓3錢,陳皮5分,半夏1錢,柴胡1錢。

功效主治

貪眠樂臥,終日徜徉枕蓆之上,脾氣內傷,遂至風邪襲之,身痛背疼,發熱惡風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辨證錄》卷九。

《回春》卷二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1錢,人參1錢,白朮7分,陳皮7分,當歸7分,柴胡1錢,升麻3分,黃柏(酒炒)7分,羌活1錢半,防風5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素體怯弱,兼之疲勞,感冒傷寒,頭痛發熱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水煎,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二。

《回春》卷四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(蜜炒)1錢,人參1錢,白朮(去蘆)1錢,陳皮1錢,當歸1錢,升麻5分,柴胡5分,木香5分,香附8分,青皮(去瓤)8分,川芎8分,桂枝少許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氣虛,渾身發麻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四。

《胎產秘書》卷下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熟地8錢,炙耆5錢,淡附子4錢,歸身4錢,白朮3錢,菟絲餅3錢,人參不拘,茯苓3錢,升麻7分,川芎1錢5分,淨萸肉4錢,肉桂心1錢,煨姜1錢,龍眼肉5個,黑大豆49粒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宗氣下陷,脫肛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秘書》卷下。
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5分,黃耆(蜜炙)1錢5分,白朮(蜜炙)1錢5分,甘草(炙)1錢5分,當歸2錢,川芎8分,砂仁8分,陳皮8分,酸棗仁(炒)8分,升麻(炒)3分,柴胡3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先經半產,後次有胎,妊娠7月以前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水煎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。

《壽世保元》卷三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(蜜炒)1錢5分,人參1錢,白朮(去蘆,炒)2錢,陳皮8分,當歸1錢,柴胡5分,升麻5分,茵陳4分,蒼朮(米泔浸,炒)4分,梔子(炒)4分,豬苓4分,赤茯苓1錢,澤瀉4分,黃連4分,滑石4分,甘草(炙)4分。

功效主治

五疸,遍身發黃如梔子水染,病延日久,身體黑瘦,四肢沉困,憎寒發熱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,水煎服。以六味地黃丸加蒼朮、白朮、茵陳、黃柏各2兩,蜜為丸,相兼而進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壽世保元》卷三。

《會約》卷六: 加味益氣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(無參者,以淮山藥3錢代之,或以時下生條參3錢代之)1錢,當歸1錢,甘草(炙)1錢,白朮1錢半,陳皮8分,川芎6分,黃耆(蜜炙)2錢,升麻(蜜炒)3分,柴胡(酒炒)3分,石菖蒲6分。

功效主治

勞苦太過,氣虛耳聾,或耳鳴眩運,倦怠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、大棗為引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會約》卷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