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荊散

《得效》卷十六: 蔓荊散

配方組成

土瓜根、蔓荊子、荊芥、甘草、梔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目赤腫澀痛,多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煎,先燻後服,食後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: 蔓荊散

配方組成

蔓荊子3分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,山茱萸半兩,麻黃3分(去根節),旋覆花3分,甘菊花3兩,芎3分,莽草3分(微炙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羚羊角屑3分。

功效主治

頭面風,面板不仁,頭疼心悶,四肢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

《李氏醫鑑》卷二: 蔓荊散

配方組成

蔓荊子、麥冬、桑白皮、甘草、升麻、木通、菊花、赤茯苓、前胡、赤芍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壅塞,氣滯不通,因熱聚膿,耳出腥膿。

使用方法

為散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李氏醫鑑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