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薊根1錢,生地1錢,赤芍1錢,木通1錢,蒲黃1錢,甘草梢1錢,淡竹葉1錢,滑石2錢,燈心45寸。
產後尿血。敗血流入膀胱,小腹痛,或內熱小腹不通,但尿時澀痛者。
《萬氏女科》卷三。
小薊1把(淨洗)。
鼻窒塞,氣息不通。
上銼細。
水2盞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六。
小薊(銼)2兩,雞蘇(銼)1兩,青竹茹(新竹,取)1兩半,麥門冬(去心,焙)2兩,生地黃(切碎)2兩。
乳石發動,鼻衄,頭痛,壯熱,遍身疼痛,煩悶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7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,1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三。
伏龍肝1斤(先於盆中,以水2鬥,令碎,澄清,取1鬥2升用),桑寄生3兩,續斷3兩,地榆3兩,艾葉3兩,阿膠2兩,當歸2兩,赤石脂2兩,厚朴2兩,生薑5兩,小薊根3兩。
婦人崩中,無問遠近。
以伏龍肝水煮,取3升,絞去滓,分3服。
《雞峰》卷十五。
小薊莖葉(洗、切、研,服汁)1盞,生地黃汁1盞,白朮半兩(細銼)。
陰虛陽搏,為熱所乘,傷於衝任,血得熱則流散,衝任不能收。經候過多,遂至崩漏,色鮮明如水下,得溫則煩,至於昏悶,其脈數疾微小為順,大者逆。氣血兩虛,內熱太甚,崩中不止。
以水1盞,同煎,取1半,去滓,分2服。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四。
小薊(去梗)。
衄血。
水煎服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八十五引《王氏集驗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