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喉散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五引《施圓端效方》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1兩,盆消2兩,殭蠶(炒)半兩,甘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咽喉中。頻用大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五引《施圓端效方》。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8分,龍腦8分,薄荷8分,飛淨雄黃3分,粉口兒茶5分,大梅片1分,月石3分,珍珠3分,犀黃1分5厘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18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罐貯勿洩氣。

使用方法

吹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三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黃柏(蜜炙)3錢,硼砂(煅過)2錢半,孩兒茶1錢,硃砂8分,寒水石7分,冰片1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瘡生膿不收口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大黃、防風、羌活、薄荷、黃柏煎湯漱過,再吹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三。

《仙拈集》卷二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冰片3分,硃砂3分,珍珠3分,枯礬3分,硼砂5分,孩兒茶1錢,龍骨(煅)1錢,寒水石2錢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諸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瓷器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將竹筒吹少許於痛處,每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二。

《尤氏喉科秘書》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梅礬3錢,薄荷2錢,兒茶1錢5分,乳石1錢5分(煅,水飛),甘草1錢,火消1錢,硼砂1錢,冰片3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瓷器收貯,勿可出氣。用時吹喉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尤氏喉科秘書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樸消4兩(別研),甘草末1兩(生)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錢,幹摻口中;如腫甚者,用竹筒子吹入喉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明礬2兩,膽礬5錢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,乳蛾,喉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。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末2錢,青黛3錢,犀黃1錢,月石3錢,麝香2分5厘,兒茶2錢,梅片3錢,血竭3錢,熊膽3錢,山豆根8錢,去油乳香3錢,沒藥3錢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18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喉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。

《雞峰》卷二十一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銅綠、膽礬、白殭蠶、樸消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閉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在喉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白研半兩,半夏7個,巴豆7個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腫硬,水漿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熔白礬,銼半夏、巴豆在汁中,候幹研細。

使用方法

吹入喉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。

《經驗廣集》卷二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大黑棗1個(去核,裝入下藥),五倍子1個(去蟲,研),象貝1個(去心,研)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18症。

炮製方法

用泥裹,煨存性,共研極細末,加薄荷末少許、冰片少許,貯瓷瓶內。

使用方法

臨用吹患處。任其嘔出痰涎,數次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經驗廣集》卷二。

《醫學正傳》卷五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膽礬5錢(別用青魚膽1個,以礬研細入膽內,陰乾),巴豆7粒(去殼),樸消2錢5分(另研),銅青1錢,輕粉5分,青黛些少(另研)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一切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膽研同巴豆肉於銅銚內飛過,去巴豆,合樸消以下4味,再加麝香少許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字,吹入喉中。吐出痰血,立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正傳》卷五。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臘八日豬膽1-2個,枯礬5錢,茄柴灰5錢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共入膽袋滿,陰乾,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少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。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牙消1兩半,硼砂5錢,雄黃2錢,殭蠶2錢,冰片2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吹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。

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二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人中白2錢,硼砂5錢,青黛2錢,五倍子1錢,冰片5分,杉木炭1錢,六一散1錢。

功效主治

口內一切雜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瓷瓶收貯,勿使洩氣。吹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二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硼砂1錢,龍腦1錢,青黛1錢,馬牙消1錢半,白礬1錢半,生膽礬1錢半,消石3錢,白殭蠶21個(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大人、小兒喉閉腫塞,不下水漿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細末,拌和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筆管抄少許,吹在咽喉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一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訶子1兩(醋浸一宿,去核曬乾),黃芩(酒漫一宿曬乾),膽礬1錢,明礬1錢半,牛蒡子5錢,甘草(生)5錢,薄荷5錢(一方有百藥煎)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,急慢喉閉,懸癰,乳蛾,咽物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好生薑擦舌上,每用藥1錢,蘆管吹入喉中,吐出涎痰,便用熱菜吃下,再吹第2次,便用熱粥,3次再吹,用熱茶或熱粥乘熱食之,加樸消末少許;如口舌生瘡,用藥吹之,口中颳去痰涎為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一。

《局方》卷七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蒲黃1兩,盆消8兩,青黛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三焦大熱,口舌生瘡,咽喉腫塞,神思昏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用生薄荷汁1升,將盆消、青黛、蒲黃一處,用瓷罐盛,慢火熬令幹,研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字或半錢,摻於口內,良久出涎,吞之不妨。或喉中腫痛,用筒子入藥半錢許,用力吹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七。

《回春》卷五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膽礬、白礬、樸消、片腦、山豆根、辰砂、雞內金(焙燥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咽喉腫痛,並喉舌垂下腫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鵝毛管吹藥入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五。

《痘學真傳》卷七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3分,西牛黃2分,冰片2分,青黛4分,人中白4分,薄荷4分,孩兒茶4分。

功效主治

痘瘡喉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清水漱口,然後吹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學真傳》卷七。

《奇方類編》捲上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冰片2分,殭蠶5厘,硼砂2錢5分,牙消7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葦管吹喉內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方類編》捲上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九: 吹喉散

配方組成

壁錢(燒存性)、枯白礬、發灰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