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隨子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二: 續隨子丸

配方組成

續隨子30枚(去皮),膩粉2錢,青黛(炒)1錢匕(研)。

功效主治

積聚癥塊及涎積。

炮製方法

先研續隨子令爛,次下二味,合研勻細,以燒糯米軟飯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先燒大棗1枚,剝去皮核,爛嚼,椎破丸藥,並棗同用,冷臘茶清送下。服後便臥,至中夜後,取下積聚惡物為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五: 續隨子丸

配方組成

續隨子(去皮)1兩,鉛丹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不通,臍腹脹痛不可忍。諸藥不效者。

炮製方法

先研續隨子細,次入鉛丹,同研勻,用少蜜和作團,盛瓷罐內密封,於陰處掘地坑埋之,上堆冰雪,惟多是妙。臘月合,至春未取出,研勻,別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-20丸,煎木通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甚者不過再服。要效速,即化破服,病急即旋合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續隨子丸

配方組成

續隨子1兩(微炒),雄黃1分(細研),木香1分,燕脂1分,麝香3錢(研入),乾薑1分(炮裂,銼),硃砂1分(細研),硇砂(不夾石者,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食癥,積年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酒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以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四: 續隨子丸

配方組成

續隨子半兩,海蛤半兩(細研),甜葶藶半兩(隔紙炒令紫色),漢防己半兩,甘遂半兩(煨令微黃),郁李仁半兩(湯浸去皮,微炒),滑石半兩,膩粉1分。

功效主治

十種水氣,喘息,腹脅鼓脹,小便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丸,空心以粥飲送下。當得快利。如未利,晚食前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四。

《醫學發明》卷六: 續隨子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5錢,木香5錢,漢防己5錢,赤茯苓5錢(面蒸),大檳榔5錢,海金沙5錢(另研),續隨子1兩,葶藶4兩(炒)。

功效主治

肺經有溼,通身虛腫。喘悶不快,或咳或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棗肉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丸,食前,煎桑白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發明》卷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續隨子丸

配方組成

續隨子1分(去皮,別研),青黛1分,蘆薈1分,胡黃連末1分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風,壯熱煩亂,大便結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糯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以薄荷湯或溫水化破服下,不拘時候。未愈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