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調散

《急救仙方》卷三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,防風1兩,羌活1兩,甘草半兩,木賊1兩,石膏(炒)1兩,石決明(煅)1兩,荊芥1兩,薄荷葉1兩,甘菊花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、婦人一切風腫癢痛,翳,爛弦,風氣眼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清茶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急救仙方》卷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石膏(碎,研)2兩,羌活(去蘆頭,生用)1兩,蒼朮(去皮)1兩,甘草(半生半炙)1兩,芎藭1兩,茵陳蒿1兩,荊芥穗1兩,桂(去粗皮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頭痛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用臘茶末1錢匕,同蔥白煎湯,點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一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2錢,甘草(炙)1兩,香白芷1兩,香附子1兩,防風(去蘆)1兩,細辛1兩,砂仁1兩,薄荷葉2兩。

功效主治

頭風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-2錢,食後茶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一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九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藿香半兩,香附子半兩,甘草2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男女頭風攻注,頭目昏暗,睛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食後蔥茶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五引《餘居士選奇方》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香白芷2兩半(炒),川芎1兩(銼,炒),甘草1兩(銼,炒),川烏頭半兩(炮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偏正頭風,諸藥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好茶少許,薄荷3葉,沸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五引《餘居士選奇方》。

《活人方》卷三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滑石2兩,石膏2兩,黃芩2兩,桔梗2兩,甘草2兩,薄荷1兩,荊芥1兩,防風1兩,川芎1兩,當歸1兩,麻黃1兩,連翹1兩,白芍1兩,大黃1兩,樸消1兩,白朮5錢,黑山梔5錢。

功效主治

冒風初起,鼻塞噴嚏,頭痛聲重,外寒內熱,痰嗽咽乾,二便結澀,內火有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午後、臨睡用濃茶或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方》卷三。

《醫學整合》卷三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、白芷、荊芥、黃芩、石膏、薄荷、茶葉、生薑。

功效主治

內熱頭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整合》卷三。

《異授眼科》: 茶調散

配方組成

防風、羌活、柴胡、甘草、當歸、黃芩、生地、川芎、天花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胬肉攀睛,紅障壅上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砂糖水、茶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異授眼科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