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腸丸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七: 厚腸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(去蘆)2兩,白朮(炒)2兩,厚朴(去粗皮,姜制,炒)2兩,丁香(不見火)2兩,蓽茇2兩,紅豆2兩,訶子肉(煨)2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2兩,肉豆蔻(面裹煨)2兩,神曲(炒)2兩,縮砂仁2兩,麥糵(炒)2兩,白豆蔻2兩,良姜(炒)2兩,檳榔4兩,胡椒4兩,蓽澄茄4兩,白芍藥4兩,陳皮(去白,洗)4兩,甘草(炙)4兩,乾薑(炮)4兩,肉桂5兩(去粗皮,不見火),白茯苓(去皮)1兩,當歸(去蘆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腸胃虛寒,不能克消水谷,大腑飧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稀餳為丸,每2兩作10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或2丸,嚼細,白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七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七: 厚腸丸

配方組成

鍾乳粉2兩,宣黃連(去須)1兩,人參(去蘆頭)1兩,白朮1兩,訶子(煨,去核)1兩,肉豆蔻(面裹煨)1兩,厚朴(生薑汁制)1兩,白茯苓(去皮)1兩,茴香(炒)1兩,阿膠(蚌粉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髒氣虛寒,下利不止,裡急後重,臍腹(疒丂)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鍾乳粉同研勻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0丸,空心糯米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七。

《百一》卷六: 厚腸丸

配方組成

白龍骨、乾薑(炮)、附子(炮,去皮臍)、厚朴(姜制)、訶子(炮,去核)、肉豆蔻(面裹煨)、陳皮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久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百一》卷六。
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: 厚腸丸

配方組成

厚朴2分,青皮2分,橘紅3分,半夏3分,蒼朮3分,人參3分,枳實5分,麥糵面5分,神曲末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失乳,以食飼之,不能克化,或生腹脹,四肢瘦弱,或痢色無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飽食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食前溫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。

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: 厚腸丸

配方組成

川烏(炮)1兩,肉桂1兩,硫黃(另研)1兩,赤石脂(煅)1兩,乾薑(炒)2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虛傷食,大便下赤白膿,腸鳴腹痛,洩下,米穀不化;小兒脾虛滑洩脫肛,疳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糯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