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夏橘皮湯

《醫寄伏陰論》捲上: 半夏橘皮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2錢,橘皮1錢,茯苓1錢,人參1錢,甘草1錢(炙),乾薑1錢。

功效主治

伏陰病,嘔利止,厥回而噦,或咳逆者。

使用方法

加大棗3個(擘),開水3杯煎,去滓頓服,不已再服。或加生薑8分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寄伏陰論》捲上。

《準繩·傷寒》卷二: 半夏橘皮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甘草、黃芩、半夏、厚朴、藿香葉、葛根、橘皮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嘔吐不止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兩,水1碗,煎7分,去滓,加生薑自然汁少許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傷寒》卷二。

《直格》卷下: 半夏橘皮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(炮如法)1兩,陳皮(湯浸洗去瓤)1兩,甘草(炙)1兩,人參1兩,茯苓1兩,黃芩(去其腐心)1兩,葛根半兩,厚朴(去皮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雜病,嘔噦,風眩,痰逆咳喘,頭痛,並風熱反胃吐食諸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3盞,生薑1分(切),煎至1盞半,絞取汁,分作4份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格》卷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: 半夏橘皮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(湯洗7遍去滑,切,焙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炙)1兩,人參半兩,白朮半兩,高良薑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霍亂,心下痞滿,飲食吐逆,水谷不化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5片,大棗2個(去核),煎至1盞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: 半夏橘皮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(湯洗10遍,切,焙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,麩炒,別研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1分,赤茯芩(去黑皮)1兩1分,柴胡(去苗)1兩1分,生薑(切,焙)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