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減歸脾湯

《辨證錄》卷九: 加減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3錢,當歸3錢,茯苓3錢,白朮3錢,白芍3錢,甘草5分,半夏5分,川芎2錢,白豆蔻1粒,柴胡1錢,遠志1錢,棗仁1錢,麥冬5錢。

功效主治

勞倦傷脾,色白神怯,秋間發熱頭痛,吐瀉食少,兩目喜閉,喉啞昏昧,粥飲有礙,手常搵住陰囊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辨證錄》卷九。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: 加減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黃耆、棗仁(炒)、歸身少許、白茯苓、木香少許、白芍(炒)、百合。

功效主治

胎元不足,面白心慌,或洩瀉盜汗。

使用方法

大棗1枚為引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。

《醫方簡義》卷五: 加減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炙綿黃耆3錢,白朮1錢5分,炙甘草5分,棗仁(炒)1錢,遠志肉(炒)8分,廣木香8分,歸身3錢,茯神3錢,黨參3錢,煅龍骨2錢,烏賊骨1錢。

功效主治

白淫、白淋、白帶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簡義》卷五。

《瘍科全書》: 加減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黨參2錢,白朮2錢,炒棗仁2錢,半夏2錢,煅龍骨2錢,煅牡蠣2錢,龍眼肉2錢,當歸3錢,白芍3錢,遠志錢半,廣陳皮錢半,炙甘草1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憂鬱內傷,初則或經水不調,久而或致閉不通,陰火上炎,皆生癧,此名傷肝癧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全書》。

《性病》: 加減歸脾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半,龍眼肉2錢半,黃耆2錢半,甘草5分,白朮2錢半,茯苓2錢半,木香5分,當歸1錢,吳萸1錢,姜艾1錢,遠志1錢。

功效主治

經少色淡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性病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