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散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九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薄荷葉1兩,蠍1分,天南星半兩(灰炒通黃赤色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傷風傷寒,肢體壯熱,手足冷,呻吟驚悸,睡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週歲兒每服半錢,連根蔥白煎湯下,不拘時候。若只傷風,並進2服,立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九。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薄荷(和梗)半兩,骨碎補(去毛)半兩,甘草2錢半,金罌刺根7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陽證脫肛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2錢,水1盞,入無灰酒1大匙,煎7分,空心溫服,或無時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
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真薄2兩,桔梗3兩,防風2兩,甘草1兩。

功效主治

心肺壅熱,頭目不清,咽喉不利,精神昏濁,小兒膈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燈心煎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三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家薄荷葉1兩,麻黃(去節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痘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三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三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薄荷葉1兩,藿香葉(去土)1兩,荊芥穗1兩,甘松(去土)1兩,白芷1兩,防風(去蘆並叉枝)1兩,川芎1兩,桔梗(去蘆)1兩,白殭蠶(去絲嘴)1兩,甘草(炙)1兩,藁本(去土)1兩,細辛(去苗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風熱溫壯,傷寒傷風、瘡疹未辨之間;大人風氣不順,頭面風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茶調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薄荷葉1兩,惡實(微炒)1兩,甘菊花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攻目,昏澀疼痛,旋眩,咽喉壅塞,語聲不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食後、臨臥生薑溫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六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薄荷葉、甘菊花(擇去梗)、甘草(炙,銼)、白芷、石膏(碎)、芎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邪上攻,頭目眩運,心膈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荊芥茶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七: 薄荷散

配方組成

芍藥8分,蒲黃4分,延胡索4分,當歸6分,荷葉蒂3個(炙)。

功效主治

血氣煩悶,脅肋脹滿及痛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升,煎取7合,後入蒲黃,空心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