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稜(煨)、莪術(煨)、半夏曲、枳實(麩炒)、黃連、吳茱萸(水拌炒)、陳皮、青皮、木香、檳榔、厚朴(薑汁炒)、川楝子肉、小茴各等分。
積痛,胃脘痛,心腹痛,小便痛,痞痛,蟲痛。
上為末。另取神曲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20-30丸,米飲送下。
《育嬰秘訣》卷四。
京三稜(炮)7錢,廣荗(炒)7錢,炒曲7錢,青橘皮5錢,巴豆(和皮,米炒黑焦,去米)5錢,茴香(炒)5錢,陳橘皮5錢,丁皮3錢,益智3錢。
傷生冷硬物,不能消化,心腹滿悶。
上為細末,醋加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丸,加至20丸,食前溫生薑湯下。量虛實加減。如更衣,止後服。
《內外傷辨》卷下。
三稜3兩(醋炒),蓬術3兩(醋炒),於術3兩(炒),枳實1兩半(炒),香附3兩(醋炒),延胡2兩(酒炒),肉桂1兩半(去皮),澤瀉1兩半,木香1兩半。
產後五積,脈緊澀結滯者。
上為末,(庶蟲)蟲汁為丸,
每服3錢紅花子煎湯送下。
《醫略六書》卷三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