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熟地黃湯

《張皆春眼科證治》: 生熟地黃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9g,熟地15g,山萸肉6g,麥門冬9g,茯苓9g,桑椹子12g,炙甘草6g。

功效主治

赤脈傳睛。腎水不足,水不制火,大眥肉浮脹,赤脈色淡,併兼耳鳴咽幹,夢遺腰痠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皆春眼科證治》。
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: 生熟地黃湯

配方組成

熟地3錢,生地2錢,天冬1錢5分,麥冬(去心)1錢5分,歸身1錢5分,花粉1錢5分,沙參2錢,元參1錢。

功效主治

燥症,鼻幹口渴,咽痛舌燥,目火便秘,乾熱。惟秋冬時久晴乃有此病:而吸鴉片者,更易犯。

使用方法

加蔗汁1酒杯沖服;或藕汁,梨汁均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。
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: 生熟地黃湯

配方組成

熟地3錢,生地3錢,天冬1錢5分,麥冬(去心)1錢5分,貝母(杵)1錢分,茯神1錢5分,茜根1錢,甘草6分。

功效主治

酒色勞傷,痰中有血絲;鼻衄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。

《會約》卷六: 生熟地黃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1錢半,熟地1錢半,甘菊1錢,枳殼1錢,杏仁(去皮)8分,淮牛膝2錢,石斛2錢,黑豆(炒)20粒。

功效主治

肝虛,眼眶痛,見火更痛甚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;或加分量,煉蜜為丸,用黑豆炒,淬酒,送丸3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會約》卷六。

《幼科指掌》卷四: 生熟地黃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、熟地、川芎、枳殼、茯苓、黃連、半夏、天麻、杏仁、甘草、骨皮、黑豆、龍膽草。

功效主治

肝疳,眼合不開。

使用方法

加建蓮肉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指掌》卷四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三: 生熟地黃湯

配方組成

生乾地黃半兩,熟地黃半兩(淨),川芎2錢半,半赤茯苓2錢半,枳殼(制)2錢半,杏仁(水浸,去皮)2錢半,川黃連(淨)2錢半,半夏曲2錢半,天麻2錢半,地骨皮2錢半,甘草(炙)2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疳,眼閉合不開,內有朦霧,搖頭揉目,白膜遮睛,流汗,合面而臥,肉色青黃,發立筋青,腦熱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加生薑3片,黑豆15粒,水煎,臨臥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