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耆3錢,人參1錢5分,炙草7分,川芎1錢,肉桂1錢,白朮1錢。
痘頂陷皮薄而軟者。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。
人參、黃耆、甘草、黃芩、阿膠、杜仲。
婦女出痘膿期。
水煎服。
《痘疹仁端錄》卷十一。
石斛1錢,巴戟天1錢,人參1錢,白茯苓1錢,黃柏7分,柴胡7分,甘草7分,地骨皮7分,黃連1錢2分,荊芥6分,知母6分,升麻6分。
赤白帶下,久久不愈,氣血虧損。
加大棗2枚,水煎,空心服。
《玉案》卷五。
人參1錢,黃耆1錢,白朮1錢,甘草3分。
痘癰出膿之後,脾胃虛弱,膿清不斂者。氣血虛弱,痘癰留經絡中,發無定處腫不紅。
上加生薑1片,大棗2枚,以水2鍾,煎8分,食遠服。
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
肉桂2錢,生耆4錢,生甘草1錢。
陰疽。
水煎服。
《易簡方便》卷四。
桂枝2錢,白朮1錢,人參1錢,黃耆8分,當歸3分,生附子7分。
中風虛脫,卒昏塞不省人事,半身不遂。
水煎服。
《觀聚方要補》卷一。
人參、黃耆、甘草、牛蒡子、木香、防風、白芷、青皮、官桂、當歸、生地、麥冬、桔梗、連翹。
血虛氣實,血至而氣不至,痘起發四周紅活有水色,中心頂陷不起者。
上以大棗、蓮肉、糯米為引,水煎,空心服。
《片玉痘疹》卷三。
蒼朮、黃柏、當歸、獨活、靈仙、五加皮、防己、牛膝、姜、酒。
內因溼熱,致成溼腳氣,腫而又紅。
《醫學整合》卷三。
熟地3-5錢,棗皮2錢,山藥1錢半,菟絲子(炒香,搗碎)2-3錢,五味3分,益智仁(酒炒)1錢,附子1錢半,肉桂1-2錢。
腎虛無火而下焦滑遺者。
水煎,空心服。
《會約》卷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