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通湯

《易簡》: 白通湯

配方組成

乾薑2兩,附子(生用)2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發熱,大便自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2盞,煎6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易簡》。

《外臺》卷二引《肘後方》: 白通湯

配方組成

大附子1枚(生,削去黑皮,破8片),乾薑半兩(炮),甘草半兩(炙),蔥白14莖(一方有犀角半兩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洩痢不已,口渴不得下食,虛而煩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、豬肉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3升,煮取1升2合,去滓,溫分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引《肘後方》。

《解圍元藪》卷四: 白通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、木通、木瓜、前胡、柴胡、羌活、獨活、花粉、金銀花、風藤、牛膝、甘草、陳皮、角針、蒺藜、薄荷、米仁、蒼耳子、皂角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癩。

使用方法

每貼加土茯苓1兩,生薑、大棗為引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解圍元藪》卷四。

《傷寒論》: 白通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4莖,乾薑1兩,附子1枚(生,去皮,破8片)。

功效主治

少陰病,下利脈微者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3升,煮取1升,去滓,分溫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論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