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耆1兩(銼),人參1兩,芍藥3分,桂3分(去粗皮),五味子3分,白朮半兩,甘草(炙,銼)1分。
傷寒後,氣血不復,虛羸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入生薑3片,大棗2枚(去核),同煎至6分,去滓,空心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。
黃耆3兩,甘草(炙)2兩,升麻1兩,葛根1兩,白芍藥1兩,羌活半兩。
衄血多歲,面黃,眼澀多眵,手麻。溼,身重,臥起不能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錢,水煎,溫服。
《蘭室秘藏》卷中。
黃耆1錢半,當歸尾1錢半,白芍藥1錢半,白朮1錢,人參5分,陳皮5分,甘草(炙)3分。
產後遺尿不禁。
上銼,作1貼。
水煎,空心服。
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十引《三因》。
黃耆、芍藥、酒芩、連翹、防風、大力子、桔梗、甘草、葛根、荊芥穗、人參。
痘疹,未及期而驟發,此毒火太甚,營衛氣虛,直犯清道而出。
加淡竹葉,水煎服。
《片玉痘疹》卷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