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澤散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、白殭蠶(炒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乳蛾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末。吹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、血餘灰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腦漏、鼻流膿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青魚膽拌成餅,陰乾,研細。

使用方法

吹鼻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腫毒瘡癤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入水化開,用皮紙蘸礬水,頻搭患處。立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、地膚子。

功效主治

滿頸生小瘊子。

使用方法

煎水外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1錢、胡椒1錢。

功效主治

心腹冷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分,黃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1錢,石膏2錢。

功效主治

痢疾,時氣暑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白痢,桂皮湯下;紅痢,甘草湯下。時氣暑洩,老米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、陳釅醋。

功效主治

臁瘡。

使用方法

敷瘡4周,好皮上幹則換,漸漸收斂則漸漸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末。

功效主治

楊梅瘡初起。

使用方法

擦手足心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末。摻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2錢,硼砂1錢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蜜調,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、硇砂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鼻中肉贅,臭不可近,痛不可搖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(裝入五倍子內,燒過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牙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摻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回春》卷七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耳中出膿,或痛或疼,或出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入耳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七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3錢。

功效主治

眼暴發疼痛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自然汁調如膏,抹紙上,令患人閉目,將藥貼眼上。燒1炷香,痛即止,溫水洗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。

功效主治

肺氣盛之甕鼻塞肉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用綿裹塞鼻中,數日自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末2-3錢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,痰厥,不省人事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自然汁調,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白礬(端午日取者)3錢。

功效主治

諸腫毒發背,惡瘡,瘡毒初起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加蔥頭(切),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好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、枯礬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蜈蚣咬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水調搽患處。如有血出,或水出,以藥摻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。

功效主治

腳丫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摻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。

功效主治

耳聾疼痛或出水。

使用方法

吹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礬(半生半枯)。

功效主治

疳瘡初愈,便毒復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好酒調服,儘量飲之。發汗,汗後用油針刺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1匙。

功效主治

齁喘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滾白湯調下。3-4次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。

功效主治

湯燙、火燒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香油調搽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、硝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頑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酒漿調擦數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、雄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,水漿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、茶牙末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中諸毒。

使用方法

冷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1錢。

功效主治

霍亂吐瀉,頭旋眼暈,手足轉筋,四肢逆冷。

使用方法

百沸湯點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末2錢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腫毒。

使用方法

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、銀珠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,水漿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: 羽澤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末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臍中汗出。

使用方法

敷臍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