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砂(研飛)、蛤粉各等分。
諸般吐血。
上為細末,合和令勻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。
硃砂1粒,輕粉1片,殭蠶7個,蠍3個。
急慢驚風。
上先將蠶、蠍微炒燥,取出待冷,同砂、粉研為細末。
卻以母乳汁調抹於兒口內。
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十一。
枯白礬1兩,幹胭脂1錢半,輕粉半錢,麝香少許。
白口瘡惡及牙疳蝕。
上為末。
油調,掃口瘡;或幹貼。
《濟生》卷五。
訶子核1兩,枯白礬半兩,黃丹2錢(炒)。
諸疳惡瘡,多時不效。
上為極細末。
先用溫漿水渫了,上之。效。
《施圓端效方》引《範師方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九二)。
硃砂半兩(別研)。
五種癇疾。
上件用大鯰魚1尾,將輕粉塗在鯰魚身上,少時颳去鯰魚身上涎,用硃砂末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2丸,食後溫熟水送下;冷水亦得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