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葛根湯

《活人書》卷十七: 麻黃葛根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(用沸湯泡12次,焙乾稱)3兩,芍藥3兩,幹葛4分,蔥白7莖,豉1合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1日至2日,頭項及腰背拘急疼痛,渾身煩熱惡寒。剛痙無汗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盞半,煎至1中盞,去滓溫服。服後以厚衣蓋覆,如人行4-5裡再服。良久如未得汗出,更煮蔥粥少許,熱投之,取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書》卷十七。

《治疹全書》捲上: 麻黃葛根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、葛根、升麻、柴胡、防風、荊芥、枳殼、杏仁、山楂、麥冬。

功效主治

疹不出,喘急妄語,及渾身壯熱,足冷,咳嗽嘔吐,腹脹不食,鼻流清涕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治疹全書》捲上。

《傷寒圖歌活人指掌》卷四: 麻黃葛根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3錢,赤芍藥3錢,幹葛1錢半,豆豉半合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剛痙,心腹痛。太陽發熱無汗,惡寒而喘。剛痙,無汗惡寒。脾土鬱結,心腹卒痛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盞,加蔥白1莖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圖歌活人指掌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七: 麻黃葛根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(去根節)1兩,葛根(銼)1兩,知母(焙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發癍,狀如錦紋,嘔逆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三: 麻黃葛根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(去根節)1兩,甘草(炙)1兩,知母(焙)1兩半,葛根(銼)1兩半,石膏(碎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、溫病吐下後,餘熱未盡,頭痛,口乾煩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一: 麻黃葛根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(去根節)1兩半,葛根(銼)1兩,柴胡(去苗)1兩,芍藥3分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初得1-2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加豉100粒、開口椒17粒、連須蔥白3寸,薄荷葉20葉,同煎至8分,去滓熱服。服後蔥豉湯1盞投之,衣覆取汗,汗未快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