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豆2兩(去仁不用,只用豆皮,每豆2兩,可得皮3-4錢,微炒黃色,萬不可用豆仁1粒),縮砂仁1兩(炒),川大黃3錢(半生半炒),乾薑3錢(炒黑),廣木香3錢(炒黑),牙皂2個(去筋,炒),甘遂1錢5分(以甘草水浸3日,日換1次,看水無黑色為度,然後用麵包,向火煨之,面俱黃色而止)。
水臌,酒積,食積。
上為細末,絹羅過,醋打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,鍋底煙煤研細為衣,曬乾。
忌鹽醬一百多日。
每服30-40丸,晨空心薑湯送下。每服可洩水二三次,日服日瀉,日瀉日消,大便漸實,小便漸長漸白,直服至水盡為度,但須量老少壯弱,瀉之多寡,加減丸數,不可拘執。此藥治病,多則一料,少則半料必愈。
《回生集》捲上。
乾薑(炒)、巴豆皮各等分。
腹大如鼓,已下幾次不愈者。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,百草霜為衣。
每服50丸,滾白水送下。
《良朋彙集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