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(去根節)半兩,人參(去蘆)1分,茯苓1分,白殭蠶(去絲嘴)1分,全蠍1分,天麻1分,白附子1分,甘草(炙)1分,硃砂2錢(研),川烏(炮,去皮尖)1錢半。
小兒傷風寒,夾驚潮發,頭痛體熱,咳嗽,手足冷。
上為末。
每服半錢至1錢,水5分,入坯子胭脂1豆大,薄荷2葉,蔥白1寸,同煎至4分,放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七。
川烏頭半兩(炮裂,去皮尖),大黃(蒸熟)3錢,雄黃1錢,白附子1錢,甘草(炮)1錢,川芎1錢,天麻1錢,殭蠶(去足)1錢,麝香少許,麻黃(去節)4錢。
小兒夾驚傷寒,渾身壯熱,睡中驚擲,咳嗽煩躁,下洩多。
上為末。
每服半錢或1錢,大者1錢半,水半盞,坯子3粒,蔥白半寸,同煎數沸,溫服。如出汗,並服3次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四引《鳳髓經》。
全蠍、川烏(炮,去皮尖)、甘草(炙)、硃砂、大黃(炮)、羌活、川芎、麻黃(去節)、天麻(酒浸)、白殭蠶(去絲)、腦、麝各少許。
小兒夾驚傷寒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或半錢,入坯子5粒,蔥白半寸,煎3-4沸,通口服。並服2-3次出汗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四引《玉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