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效丸

《雞峰》卷十七: 必效丸

配方組成

枳殼1兩半,黃耆2兩,萆薢2兩,菟絲子2兩,杜蒺藜3兩,烏蛇3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痔瘻,不問淺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眼30丸,空心、晚食前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七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一: 必效丸

配方組成

白朮4兩,川芎2兩,熟地2兩,全蠍1兩,白茯苓2兩,防風2兩,殭蠶1兩,羌活1兩,獨活2兩,豬苓1兩,皂角1兩,白蒺藜半兩,人參2兩,當歸3兩,龍膽草1兩,皂角刺1兩,荊芥1兩,胡黃連2錢,大風子半斤(去殼),黃連1兩,薄荷1兩,大黃4兩(酒蒸),辰砂3錢。

功效主治

癩病。

炮製方法

陳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一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: 必效丸

配方組成

川黃連(去須)2兩,大棗半斤,乾薑1兩,肉豆蔻1分(面裹,煨香,去面)。

功效主治

熱利下血,頻並不愈,腹痛不可忍,後重努躽肛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,乳食前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六引《博濟》: 必效丸

配方組成

巴豆(去皮,出油)1分,丹砂(研)半兩,乳香(研)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檳榔半兩,丁香1錢,桂(去粗皮)1錢,龍腦(研)1錢(一方有麝香)。

功效主治

頭風眩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發日服1丸,用好茶清送下。須是當門齒嚼,冷茶下之。10年病只用1粒,額上汗出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六引《博濟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: 必效丸

配方組成

桃仁半斤(用茱萸4兩炒桃仁令紫色,去茱萸,令碾桃仁為細末,卻入和後眾藥),茴香(炒)2兩,破故紙(炒香熟)2兩,延胡索1兩,穿山甲(用蛤粉炒赤色,不用蛤粉)1兩,地膽蟲(洗,去泥土頭翅足,焙乾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偏墜膀胱疝氣,小腸氣痛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空心溫酒鹽湯送下。仍用前件炒藥,茱萸搗為細末,用津液調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