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糵1兩(微炒),前胡1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白朮1兩,檳榔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厚朴1兩(去粗皮,塗生薑汁,炙令香熟)。
時氣後宿食不消,不思飲食。
上為散。
每服5錢,以水1大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惠》卷十五。
大麥糵4兩,甘草半兩。
脾胃不進飲食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以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雞峰》卷十二。
大麥糵(炒)1兩,鶴蝨(炒)3分,白檳榔(銼)3分,陳橘皮(去白,焙)半兩,糯米(炒熟)1合,牽牛子(一半生,一半炒)2兩,楝根(有子,東南根,以石灰汁浸兩宿,炙幹)2兩。
諸蟲攻心腹(疒丂)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3錢匕,空心米飲調下,未轉更時,呷熱姜蜜湯投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六。
麥糵4兩(炒),芎1兩半,白芷1兩半,茴香子(炒)1兩半,烏藥1兩半,莎草根(炒,去毛)1兩,桔梗(炒)1兩,縮砂(去皮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紅豆1兩,蓬莪荗(炮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熟)1兩,人參1兩,白朮3兩,木香2錢,訶黎勒皮半兩,蒼朮(米泔浸1宿,麩炒)3兩。
膈氣,宿食不消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陳米飲或鹽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二。
大麥糵1升(炒),乾薑2兩。
飽食訖便臥得病,令人四肢煩重,嘿嘿欲臥。
上為末。
每服方寸匕,1日3次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十四。
大麥芽不拘多少(炒黃)。
產後5-7日不大便。產後發熱,乳汁不通及膨,無子當消者。
上為末。
每服3錢,沸湯調下,與粥間服。
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