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風浴湯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十四引《御醫撮要》: 防風浴湯

配方組成

防風3兩,羊桃根3兩,石南1兩,秦艽1兩,菵草1兩,蒺藜子1兩,蛇床子1兩,白及1兩,枳殼1兩,苦參3兩,升麻1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風頑痺,面板不仁,瘙癢麻木。

使用方法

上件合煎,浴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十四引《御醫撮要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四: 防風浴湯

配方組成

荊芥穗4兩,苦參3兩,地骨皮3兩,白牽牛3兩,赤小豆3兩,白蒺藜(炒,去刺)2兩,防風(去蘆頭)2兩,白殭蠶(炒,去絲嘴)2兩,香白芷2兩,蓖麻葉2兩,杉木2兩,蒴藋葉2兩,木鱉子1兩半(去殼,炒令焦黃色),當歸(洗,焙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吳茱萸(湯洗7次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溼腳氣,氣血凝滯,面板粗澀,不自潤澤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兩,水4碗,入連根蔥白5莖,擘開,同煎5-7沸,傾出,入樸消末2錢,重攪勻,先燻,候通手淋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四: 防風浴湯

配方組成

防風3兩,蒴藋(切)1升,羊桃根3兩,石南1兩,秦艽1兩,川升麻1兩,苦參3兩,茵芋1兩,白蒺藜1兩,蛇床子1兩,白礬1兩,枳殼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瘙癢不可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7鬥,煎至5鬥,去滓,於暖室中洗浴,令汗出。避風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