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桐皮煎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三八八○引《大方》: 海桐皮煎

配方組成

烏頭(生)4兩,海桐皮4兩,牛膝4兩,骨碎補4兩,虎骨(煅)4兩,當歸4兩,木鱉子2兩,白膠香(別研)2兩,乳香(別研)2兩,自然銅1兩,沒藥(別研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風寒溼痺,氣血凝滯,筋骨疼痛,手足麻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至15丸,茶湯、酒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三八八○引《大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: 海桐皮煎

配方組成

海桐皮(酒浸半日,炙)1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2兩,甘草(炙)1兩,大黃(銼,炒)半兩,羌活(去蘆頭)半兩,獨活(去蘆頭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走注,面板瘙癢或癮疹丹起,筋脈肌肉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3兩,先用黑豆1盞,生薑半兩切碎,水5升,同煎至3升,絞去滓,入前藥末,煎如稀餳,以瓷盒盛。每服1匙頭,煎當歸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