鶴蝨散

方出《千金》卷十三,名見《外臺》卷七引張文仲方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1兩。

功效主治

蟲心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空腹以溫酢1盞和服。蟲當吐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千金》卷十三,名見《外臺》卷七引張文仲方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二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1分,川大黃1分(銼碎,微炒),川樸消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多吐蛔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大盞,煎至7分,去滓,3歲兒溫服半合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(去土,微炒)3分,檳榔(炮,銼)1兩2分,楝根皮(結子東南引者,以石灰如拳大,水2碗浸2宿,曬乾)2兩半,陳橘皮(去白,微炒)半兩,大麥糵(炒)1兩半,牽牛子(一半生用,一半炒熟)3兩,糯米1合。

功效主治

疳蛔、寸白蟲、蛔蟲等發作心腹(疒丂)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。空心煎粟米飲調下,如未轉瀉,即更服,並煎姜蜜湯時時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九引《千金》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波斯鶴蝨3兩。

功效主治

蛔蟲並三蟲及諸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肥豬肉或肥羊肉,加蔥豉為臛汁,每服1方寸匕,不食晚飯,次日晨空腹以臛汁和服。稍多飲臛汁佳。若不能散服,即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10丸,仍以此臛汁送下,或空心以苦酒送下。要服此丸散使盡,已後30日,勿雜食。永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九引《千金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(微炒)2兩,雚蘆(微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用豬羊肉臛汁調下,空腹、日午、近夜各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(炒黃)1兩,檳榔(銼,生用)1兩,胡粉(炒黃)1兩,苦楝根皮(銼)1兩,白礬(燒過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諸蟲心痛,發歇無時。

炮製方法

上三味為散,入白礬、胡粉同研勻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匕,米飲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(炒)1分,苦楝根皮1分,檳榔(銼)1枚,牽牛子(炒)1分,使君子(去皮)10枚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蟲痛,面好伏地,口吐清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,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九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雷丸1兩,鶴蝨1兩,黑狗脊(燒去毛)1兩,使君子1兩,苦楝根1兩,檳榔1兩,輕粉1錢。

功效主治

腹內諸積、蟲積,無時攻心疼痛,及口中或大便時有蟲出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蔥白5根熬湯,滴香油少許入藥內五更服。如要服此藥隔夜不食夜飯,次早五更空心燒豬肉2兩重吃後卻服藥,若大便餘時不行,單用牽牛頭末3錢,漿水調服,取下蟲物,有一託長餘,節節相連,屢見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半兩,細辛半兩,露蜂房(燒灰)半兩,膩粉1分,麝香(細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牙齒風府,膿血蟲,牙根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入研了藥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錢,摻溼帛上,於臨臥時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: 鶴蝨散

配方組成

鶴蝨(微炒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空心豬羊肉臛汁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