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藥2兩,威靈仙1兩(取茸),牽牛5兩(取面)。
腰疼;兼治經絡邪熱,瘡腫,腮腫。
上為細末,淡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八。
巴豆15粒(去皮心膜,用生絹袋子盛,以灰汁煮10餘沸,取出,研,紙壓油了,重研)。
產後7日內下床衝風,百日內傷房勞,或有灸瘡,即中風也。初中之狀,氣澀腰痛,筋急如角弓反張,牙關緊急;或面色黑,遍身赤黑,敗血流入臟腑,臟腑皆滿,流入面板,退返不得,變成血點。
先用烏金散3錢,以無灰酒調似糖,入瓷瓶中,於重湯內熬成膏,入巴豆末同和為丸,如綠豆大。
忌毒物。
每服15丸,熟水送下。宣了冷粥補之。
《衛生家寶產科備要》卷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