硫黃膏

《家庭治病新書》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3錢,樟腦1錢,大楓子油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溼浸淫血脈,致生瘡疥,瘙癢不絕。

炮製方法

上研末,調和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外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家庭治病新書》。

《中醫面板病學簡編》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20g,豬脂(或凡士林)80-100g。

功效主治

頭癬,疥瘡,玫瑰糠疹。

炮製方法

將硫黃研細,與豬脂或凡士林調勻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搽擦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醫面板病學簡編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1分(細研),白礬灰1分(細研),硃砂1分(細研),水銀1分,麝香1分(細研),黃柏末1分。

功效主治

緊唇瘡,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於瓷缽中研,用臘月豬脂和如泥。

使用方法

先拭唇令淨,然後用膏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不拘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紫癜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研末,用生薑自然汁同煎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每浴罷,以藥揩之令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四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1兩(細研),雄黃3分(細研),白礬1兩(細研),硇砂半兩(細研),白附子半兩,附子3分(去皮臍),蛇蛻皮1條。

功效主治

紫癜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用油4兩,黃蠟2兩,先煎油3-5沸,下蠟,後入藥末,調煎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每取塗摩患處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○七引《肘後方》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不拘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癧瘍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醬和作泥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生布揩破患處,然後敷之;或以醋磨敷;或以硫黃燻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○七引《肘後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1分,膩粉1分,吳茱萸(湯洗,焙乾,炒)1分,礬石(熬令汁枯)半兩,牡蠣(煅赤,研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無名惡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研,入小油半兩,黃蠟1兩,同熬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依瘡大小,攤於紙上,以火炙熔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硫黃(研)1錢。

功效主治

肺臟風毒,面部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蔥白3寸拍碎,童便2合,浸1宿研,絞取涎和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時漿水洗面拭乾,塗後便臥,不得見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。

《得效》卷十: 硫黃膏

配方組成

生硫黃半錢,香白芷半錢,瓜蔞根半錢,膩粉半錢,芫青7個(去翅足),全蠍1個,蟬退5個(洗去泥。一方加雄黃、蛇床子各少許)。

功效主治

面部生瘡,或鼻臉赤風刺、粉刺,百藥不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麻油、黃蠟約度如合面油多少,熬熔,取下離火,入諸藥在內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時洗面令淨,以少許如面油用之,近眼處勿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