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附子(大者,去須)4兩,陳皮(去白)4兩,枳實(生用)4兩,白朮4兩,甘草。
一切氣不快,久病服藥不效者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入鹽少許,沸湯點服;或用生薑、大棗煎服尤妙。如傷風,用生蔥白2寸,生薑5片,大棗2枚,水1盞,煎至7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一。
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,白豆蔻(去皮)半兩,益智(去皮)1兩,甘草(炙)1兩,沉香1分,茴香子(微炒)1兩半。
脾虛,胸膈妨悶,不思飲食,四肢乏力,臍腹撮痛,大便滑洩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入鹽少許,大棗1枚(擘破),同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四。
香附(炒)2兩,半夏(制)2兩,橘紅2兩,甘草(炒)3分。
七情所傷,中脘不快,腹脅脹滿。
上銼散。
每服3錢,加生薑5片,大棗2枚,水煎服。
《直指》卷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