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烏62g,當歸62g,女貞子62g,旱蓮草62g,菟絲子62g。
斑禿。
上為細末,以煉蜜為粘合劑,壓制成0.5g片劑。每服5~7片,日3次,或煉蜜為丸,每丸7g。
1日服2-3丸。
《中醫面板病學簡編》。
何首烏(制)360g,地黃20g,牛膝(酒制)40g,桑椹清膏70g,女貞子(酒制)40g,墨旱蓮清膏48g,桑葉(制)40g,黑脂麻16g,菟絲子(酒蒸)80g,金櫻子清膏70g,補骨脂(鹽炒)40g,豨薟草(制)80g,金銀花(制)20g。
肝腎兩虛,頭暈目花,耳鳴,腰痠肢麻,鬚髮早白,高血脂症。
何首烏等10味為細末,用金櫻子等3味清膏,加煉蜜與適量之水為丸;稍幹後,再用剩餘之墨旱蓮清膏加煉蜜10g包衣,打光,乾燥即得。
口服1次6g,1日2次。
《中國藥典》。
何首烏10斤(黑豆半升,同蒸熟),牽牛子10兩(炒),牛膝20兩,薄荷20兩,川烏2兩,青木香5兩,皂角2斤(1斤燒存性,1斤蜜炙用)。
風損。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蔥湯或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理傷續斷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