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皮1兩,蕤仁1兩,甘草1兩半,細辛1兩,梔子仁1兩,苦竹葉2握,印成鹽1分。
眼赤爛及眼癢急赤澀。
上為散。
以水3升,煎取1升,去滓,稍熱洗目,不拘次數,冷即重暖用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。
秦皮1兩(去苗),防風1兩(去蘆頭),甘菊花3分,竹葉白40片,蕤仁7枚(湯浸,去赤皮,研),梔子仁3分,葳蕤1兩。
眼赤腫痛。
上銼細。
以水3大盞,煎取1盞半,綿濾去滓,每暖3合,洗眼,1日2-3次。洗了避風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二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○。
秦皮(去粗皮,銼)1兩半,黃連(去須)1兩半,梔子仁1兩,大黃(銼,炒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蛇含草1兩,苦竹葉1兩,鹽1兩。
時氣病後,目赤痛不開,昏暗。
上銼細。
於臼中搗令碎爛,如眼赤及痛,每用5錢匕,以水2盞,煎取1盞,濾去滓,頻頻洗眼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八。
秦皮1兩(去粗皮),桑根白皮1兩,玄參半兩,葳蕤1兩,川大黃半兩,竹葉2兩,梔子仁半兩,青鹽半兩(未成湯下)。
眼白睛腫起,赤磣痛癢。
上粗銼。
以水2大盞,煎至1盞半,入鹽,濾去滓,微熱淋洗,冷即再暖洗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秦皮2兩,黃連2兩(去須),蕤仁1兩(去赤皮,研),淡竹葉1握,古錢10文。
風毒衝眼。
上銼細。
以水3大盞,和錢煮取1大盞,去滓,適寒溫,洗之,1日2-3次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。
秦皮1兩,竹葉1握,防風(去叉)半兩,菊花半兩,萎蕤半兩,蕤仁(去殼,研)1分,甘草(生用)3分。
傷寒後熱氣上衝,目生瘡翳。
上為粗末。
即用水2升,煎取1升,綿濾去滓,放溫洗眼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二。
秦皮(銼)半兩,蕤仁(去皮)半兩,黃連(去須)半兩,山梔子仁半兩,黃柏1兩(銼),大棗5枚(去核)。
眼暴赤,及積年瞼爛不差,澀痛,睛上有白膜。
上為粗末。
以水4升,煎取2升,濾去滓,微熱數洗之,冷則重暖,餘滓可重煎洗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