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疔散

《瘍科捷徑》捲上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水銀3錢,火消3錢,月石3錢,食鹽2錢,皂礬2錢,白砒2錢,膽礬3錢,硇砂2錢。

功效主治

面部疔瘡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傾入陽城罐內,微火結胎,次用粗瓷盆1只,將陽城罐覆於盆上,以鹽泥封固,另用木桶1只,傾入涼水,將瓷盆磚襯安好,再用粗瓦缽1個,中底鑿1圓孔,套於陽城罐底,以炭火架於缽內,煅煉3炷香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捷徑》捲上。

《顧氏醫徑》卷六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壁釘蟲6-7枚,銀硃3錢,磁石3錢,土貝5錢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菊汁調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顧氏醫徑》卷六。

《外科傳薪集》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月石1錢,雄精2錢,千金霜1錢,巴散2錢,鐵鏽2錢,活磁石(炒)5錢,麝香3分,梅片2分,硃砂5分,蟾酥3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以瓷瓶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臨用以膏蓋之,未膿即散;或用荔枝肉打爛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傳薪集》。

《專治麻痧初編》卷六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番硇砂1錢,白丁香1錢,蟾酥(酒化)1錢,輕粉1錢,大蜈蚣1錢,全蠍(酒漂)1錢,硃砂1錢,雄黃1錢,金頂砒5分,麝香3分,乳香6分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取活川山甲血,或甲中油杵成膏,如麥粒大,針透疔根,插入1粒,候四邊裂縫,是疔根動搖,即可拔去。若針刺無血,插藥乾枯,膿汁不變,終無生理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專治麻痧初編》卷六。

《重刊刺疔捷法》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蟾酥1錢,牛黃5分,辰砂5分,白及2錢,蝸牛10個,蜣螂10個,蛔蟲1條,梅片2分,霜梅1個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內外穿鼻。

使用方法

將蛔蟲搗糊,敷瘡周圍,留瘡口發出毒氣,又將上各藥研末,敷之。3日內可醫,至3日外不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重刊刺疔捷法》。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四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硫黃、蟾酥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,煩躁悶亂,或憎寒頭痛,或嘔吐噁心,或肢體拘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蔥汁和蜜為丸,如小米大,宜帶長,以便插入疔瘡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四。

《痘麻紺珠》卷十八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牛黃1錢,硃砂8分,珍珠2錢。

功效主治

痘疔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油胭脂調搽;如唇裂腫,髮蠟熬膏搽;石膏磨水搽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麻紺珠》卷十八。

《辨證錄》卷十三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紫花地丁1兩,甘菊花1兩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1劑紅線除,2劑疔瘡散,3劑痊癒,不必4劑,毒盡而肉生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辨證錄》卷十三。

《重刊刺疔捷法》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磁綠1錢,乳香1錢(去油),沒藥1錢(去油),梅片5分,麝香5分,蟾酥5分,硃砂2分5厘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內外穿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瓷瓶收貯,聽用。

使用方法

又加元棗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重刊刺疔捷法》。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二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麵粉、麝香、人耳中膜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蔥涎搜膏,連紙貼患處。其瘡根盡拔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二。

《同壽錄》卷四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川山甲1錢(炒),銀硃5分,麝香3厘。

功效主治

諸疔瘡,其硬如石,或發寒熱,及腐肉不化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收貯瓷瓶內,勿令洩氣,臨症用。

使用方法

一切痘瘡不能化漿,將銀簪挑破,將藥點入,外用膏藥貼之。其疔即化為水,毒氣不入心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同壽錄》卷四。

《痘學真傳》卷七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雄黃,樸消1錢,牛黃,鉛粉3分。

功效主治

痘疔未腐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痘疔初起,豬膽汁調敷;3日後,甘菊葉搗汁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學真傳》卷七。

《外科全生集》(二酉山房版)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番砂1錢,白丁香1錢,輕粉1錢,乳香1錢,蜈蚣1錢,血竭2錢,麝香2錢,金頂砒6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疔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蟾酥1錢,酒化和打為丸,作短線形。

使用方法

刺疔出血,插入疔孔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全生集》(二酉山房版)。

《金鑑》卷六十五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硇砂、白礬、硃砂、食鹽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牙疔,生於兩旁牙縫,腫起一粒,形如粟米,痛連腮項;黑疔,兼麻癢,破流血水,疼痛異常;痘疔,色紫黯黑硬如石,諸證蜂起,難灌膿。

炮製方法

用鐵鏽刀燒紅,將白礬、食鹽放於刀上煅之。擇丁日午時,共研為細末,收之。

使用方法

治牙疔、黑疔,俱用銀簪尖挑破,以見血為度,搽拔疔散,再以蟾酥丸噙化,徐徐咽之;治痘疔,急用銀鉤鉤破,去淨惡血,隨以苦茶漱口,搽拔疔散,再以冰片、硼砂、青黛、黃連、薄荷、荊芥、炒殭蠶,共為細末,吹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六十五。

《仙拈集》卷四: 拔疔散

配方組成

蟾酥2錢,硇砂2錢,巴豆肉7粒,輕粉1錢,丁香1錢半,蜈蚣1條(火炙)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水和為丸,如麥大,銀硃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用針點破疔頭,入1丸,膏蓋之。毒即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