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青末2分,谷精草末2錢,砒霜半錢,馬齒莧灰2分。
齒漏疳。
上為細末。
臨臥時,先以熱漿水漱口3-5度,後以手指取藥少許,揩於齒齦上,便合口,候良久,滿口津即吐之;依前漱3-5度,又揩藥,日夜3-5度用之。以愈為度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銅青1分,膩粉1分,龍腦半分,乾地龍1條(為末)。
小兒眼胎赤,經年月深遠者。
上為極細末。
每用半小豆許,點著目眥,每日1-2次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。
銅青半錢匕,五倍子(末)半錢匕,山梔子仁(末)1錢匕,白繕土1錢匕,秦皮(末)1錢匕。
小兒斑瘡雀目,爛弦淚多。
上為細末,乳汁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每用1丸,百沸湯半盞泡開,沉清溫洗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《吉氏家傳》。
川白芷半兩(生),馬牙消1錢,銅青1分,麝香1分。
走馬疳。口內生瘡,牙齦潰爛,齒黑欲脫,或出血臭氣。
上為末。
幹敷口角,及擦齒上。
《得效》卷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