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經散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七十二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三三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鼠屎1兩(燒灰)。

功效主治

室女月水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空心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七十二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三三。

《眼科闡微》卷三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1兩,生地1兩,梔子1兩,薄荷1兩,赤芍1兩,黃芩(酒洗)1兩,大黃8錢,紅花2兩,黃連6錢,川芎6錢,羌活6錢,甘草3錢,蘇木6錢,木賊5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、室女因血熱而經逆上行,血灌瞳仁,或患久血死在目珠而生胬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姜皮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眼科闡微》卷三。

《女科旨要》卷四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川牛膝、當歸、劉寄奴、紅花、蘇木、肉桂、白芷、急性子、白芍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經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旨要》卷四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一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斑蝥(去頭足),大黃(酒浸)3錢,藿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經閉。

注意事項

忌氣惱、生冷、油膩。

使用方法

上斑蝥量疾遠近輕重用之,如1年,壯者用7-8個,每服7-8分,弱者5-6個,每服5-6分;如5-6個月,壯者5-6個,每服5-6分,弱者4-5個,每服4-5分。俱為末。未服之先,以熱水漱口令淨,即食棗3-4枚,將藥用溫酒1鐘調服,再食棗3-4枚,靜臥,勿令人攪擾。待腹疼二三陣,其經即行。如腹不疼,再進1服,立通。後服平胃散,以復胃氣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一。

《金鑑》卷七十八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蘇木1兩,大黃5錢,紅花1兩,黃芩2兩,黃連1兩,羌活1兩,薄荷1兩,黑梔子1兩,香附1兩,生地黃1兩,當歸1兩,赤芍藥1兩,木賊1兩,甘草1兩,川芎1兩。

功效主治

女子血熱逆經,血灌瞳仁,滿眼赤澀或生胬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盞半,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七十八。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陳皮(去白)1兩,當歸1兩,甘遂(以麵包,不令透水,煮100餘沸,取出,用冷水浸過,去面焙乾)。

功效主治

落馬墮井,打撲閃肭損折,湯沃火燒,車碾大傷,腫發焮痛,日夜號泣不止;或膝踝肘腕大痛,腰胯脅痛;或腰痛氣刺,不能轉側,不能出氣,不食;或膝被肭破行,行則痛數日。卒疝,赤腫大痛,數日不止;寒疝,臍下結聚如黃瓜,每發繞腰急痛不能忍。賁豚。風寒溼三氣,合而為痺,及手足麻木不仁。蛇蟲所傷;或為犬所齧,脛腫如罐,堅若鐵石,毒氣入裡,嘔不下食,頭痛而重。風水,喘不能食,遍身皆腫;或渾身腫繞,陰器皆腫,大小便如常,其脈浮而大。項瘡,狀如白頭,根紅硬,疼痛不可忍,項腫及頭,口發狂言,如見鬼神。代指,痛不可忍。痰隔,咽中如物塞,食不下,中滿。嗽血,目赤多淚。經水不行,寒熱往來,面色萎黃,唇焦頰赤,時咳三兩聲。黃疸,面黃如金,遍身浮腫,乏力,惟食鹽與焦物;或脾疸,溼熱與宿谷相搏,善食而瘦,四肢不舉,面黃無力。黃病,遍身浮腫,面如金色,睏乏無力,不思飲餌,惟喜食生物泥煤之屬。收產傷胎,經脈斷閉,腹如刀剜,大渴不止,小溲悶絕,口舌枯燥,牙齒黧黑,臭不可聞,食飲不下,昏憒欲死。肥氣積,初如酒杯,大發寒熱,15餘年後,因性急悲感,病益甚,唯心下三指許無病,滿腹如石片,不能坐臥。積氣20年,視物不真,細字不睹,當心如頑石,每發痛不可忍,食減肉消,黑(黑幹)滿面,腰不能直。傷寒瘀血,心胸痞悶,不欲飲食,身體壯熱,口燥舌幹,小便赤色,大便色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閃肭膝踝肘碗大痛、腰胯脅痛、杖瘡落馬、墜墮打撲者,忌熱酒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臨臥溫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。

《產科發矇》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紫檀2錢,紅花2錢,牛膝2錢,肉桂1錢,白礬1錢,代赭石1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經水不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分作5帖,3日服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科發矇》。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劉寄奴2錢,當歸尾1兩,穿山甲(炒)1兩,赤芍1兩,紅花1兩,玄胡索1兩,莪術(醋炒)1兩,烏藥(炒)1兩,牡丹皮(酒洗)1兩,川牛膝(酒洗)1兩,三稜1兩(醋炒),官桂3錢,辰砂(另研)3錢。

功效主治

室女經團,血瘀腹痛,攻刺小腹,堅硬成塊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溫酒調服,或薄荷湯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六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斑蝥(去翅足,炒)40枚,虻蟲(麩炒,去羽)40枚,水蛭(麩炒)40枚,杜牛膝半兩,當歸(洗,焙)3錢,紅花3錢,滑石1分。

功效主治

衝任不調,經脈閉塞,久而不通,漸成堅瘕,服尋常通經藥不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加生桃仁7枚(細碎),食前用溫酒調下。如血未通,再服,以通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六。

《明醫指掌》卷六: 通經散

配方組成

陳皮1兩,甘遂(煨)1兩,當歸尾1兩5錢,川芎1兩,紅花1兩(酒洗),桃仁100個(去皮尖)。

功效主治

女人瘀血積滯,經閉,腹中痛。因跌撲或吐衄後經行嘔止,日輕夜重,其痛有常處,一塊不移,喜熱惡冷,口乾,或口中常覺血腥氣,其血已結塊,脈粗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錢,水2鍾,酒1鍾,煎至8分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明醫指掌》卷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