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癇丸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二: 五癇丸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(炮),烏蛇1兩(酒浸1宿,去皮骨,焙乾稱),硃砂1分(別研),全蠍2錢(去毒),半夏2兩(湯浸7次),雄黃1錢半(研),蜈蚣半條(去頭足,炙),白殭蠶1兩半(炒去絲嘴),白附子半兩(炮),麝香2分(別研),白礬1兩,皂角4兩(捶碎,用水半升,挼汁去滓,與白礬1處熬幹為度,研)。

功效主治

癲癇朝發,不問久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生薑汁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後溫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二。

《扶壽精方》: 五癇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(水飛,用豬心1個割入朱末5錢,溼紙包,慢火炙熟,去砂,空心食心,砂入後藥)2兩,南星(沸湯浸3次,銼,姜制)2兩,草龍膽2兩,巴豆仁5錢(石灰半碗,炒紅入仁在內,灰冷去仁,又炒,又以仁入內,次將仁草紙捶油淨),全蠍(去首足尾,炙)2錢。

功效主治

忽然昏暈倒地,五癇病並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淡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扶壽精方》。

《內外驗方秘傳》卷下: 五癇丸

配方組成

牡蠣粉2兩,天竺黃1兩,琥珀屑1兩5錢,皂角1兩,明礬4兩,煅磁石2兩,全蠍2兩,煅龍齒1兩半,鉤藤2兩,煅礞石1兩,樸消2兩,橘紅1兩5錢,煅皂礬1兩5錢,膽星1兩,沒藥1兩,鬱金2兩,蛤粉2兩,天麻1兩,蘆薈1兩,胡黃連1兩,雄黃1兩,龍膽草2兩,石菖蒲根1兩5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五癇,並大小痴癇。

炮製方法

曬乾為末,水泛為丸,硃砂2錢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金銀器或鐵落、燈草5分煎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內外驗方秘傳》卷下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六引《得效》: 五癇丸

配方組成

露蜂房(焙)1兩,石綠1兩,桂心5錢,遠志肉5錢,人參5錢,硃砂1錢。

功效主治

五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丸,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六引《得效》。

《外科傳薪集》: 五癇丸

配方組成

魚線膠1兩,飛硃砂3錢,明礬1兩,鉛粉1兩,明雄黃3錢,煅皂礬5錢。

功效主治

五癇。

炮製方法

用皂角水泛為丸。

注意事項

服藥時大便每日宜通,防鉛蓄積中毒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傳薪集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