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蛤粉(別研細)1兩,谷精草(生,令為細末)1兩。
目內翳障,或瘡疹後餘毒不散。
上為末。
忌一切毒物,不可食雞、鴨子。
每服2錢,用生豬肝1片3指大,批開,摻藥在上,捲定,再用麻線扎之,濃米泔1碗,煮肝熟為度,取出放冷。食後、臨睡細嚼,卻用原煮肝米泔送下。
《百一》卷九。
人參、牛蒡子各等分。
痘瘡入目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,糯米飲送下。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六。
人退5分,蟬退5分,蛇退5分,風退(焙)5分,木通2錢,木賊2錢,麝香1分。
一切翳膜。
上為細末。
浮翳者可用吹之,即翳膜自起,燈心捲去3-5次,以盡為度。
《醫統》卷六十一。
真蛤粉、谷精草、夜明砂。
小兒痘疹入目,疼痛淚出,怕日羞明難開,久發變為白膜。
上為細末。
忌諸般毒物。
用豬肝2兩切開,摻藥於內,以麻扎定煮,水冷,將肝同藥細嚼,煮肝本汁嚥下。
《銀海精微》捲上。
石決明1兩,大黃1兩,細辛1兩,黃芩1兩,車前子1兩,防風2兩,芍藥1兩半。
玉翳浮滿外障。因毒風上衝入腦,積熱在於肝膈之間,致令眼內有翳如玉色相似,遮滿瞳人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,以水1盞,煎至5分,食後去滓溫服。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。
蛇退5條,海螵蛸2兩,粉草半兩。
小兒浮翳。
上為末,米飲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15丸,米飲送下。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一四一二引《眼科訣髓》。
人參、玄參、白茯、黃耆、五味子、羌活、細辛、車前子。
撞刺生翳外障。
水煎。食後服。
《眼科全書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