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膝散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漢防己3分,牡丹3分,桂心3分,羚羊角屑1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赤芍藥3分,桃仁50枚(湯浸。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檳榔1兩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川芒消1兩,甘草3分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腳氣浮腫,心神煩悶,月候不通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粗散。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以利下惡物為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萆薢3分,五加皮3分,丹參3分,當歸1兩(銼,微炒),桂心1兩,海桐皮1兩,芎藭1兩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,仙靈脾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攻注,身體疼痛,發歇不止,四肢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3分(去苗),獨活半兩,芎藭半兩,柏子仁半兩,桂心半兩,酸棗仁半兩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當歸3分(銼碎,微炒),熟乾地黃3分,赤箭半兩,白芍藥半兩,續斷半兩,細辛半兩,藁本半兩,萆薢半兩,枳實半兩(麩炒微黃),木香3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風虛勞冷,肢節疼痛,筋脈拘急,氣血不調,體瘦食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)3分,石斛(去根,銼)3分,薯蕷3分,赤芍藥3分,杜仲(去粗皮,炙微黃,挫)3分,萆薢(銼)3分,當歸1兩(銼,微炒),桑寄生半兩,熟乾地黃1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臟腑虛弱,腰膝疼痛,瘦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中盞;加酒3合,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服藥後徐步,令藥勢行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燒灰)半兩,細辛(生用,為末)1分。

功效主治

齒跟宣露風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更於乳缽中細研。

使用方法

敷於宣露處,1日3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。

《準繩·外科》卷五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酒浸)。

功效主治

風(疒咅)瘰,兼骨疽風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外科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焙乾)1分,生地黃(切)1分,地骨白皮1分,馬齒莧(焙)1分,鹽(研)1分,豬牙皂莢(去皮子)1分,蘭香根半兩,饙飯(暴幹)1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以面裹,炭火燒令煙盡,取出去面,研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揩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半,防己1兩半,檳榔(銼)7枚,牽牛子(生,搗取末)2兩。

功效主治

停水腰痛,腰腎病膿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慎生冷、油膩、蒜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溫酒調下。利及3-2行,即以醋飯止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仙靈脾1兩,萆薢1兩,羌活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大腹皮1兩(銼),桑根白皮2兩(銼),郁李仁1兩(湯浸,去皮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腳氣,緩弱無力,兼軟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黑豆50粒,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細切,酒浸,焙乾)3兩,硇砂(研如粉)3兩,細辛(去苗葉)3兩,丹參(去蘆頭)3兩,白朮3兩,郁李仁(湯浸,退皮尖,別研)3兩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兼上氣,痺滿不能食,風虛冷脹少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研者外,搗羅為散,再入研藥拌勻。

注意事項

春、秋、冬3月宜服,夏熱不可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食前以溫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燒為灰)。

功效主治

牙齒風齲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少許著齒間含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,酒浸,焙乾,別搗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硇砂(研碎,以水1盞,煎1-2沸,去石,重煎令水盡,取硇砂霜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,上氣入腹,不能食,兼主冷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拌和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食前以溫酒調下,1日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四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,酒浸一宿,烘)4兩,黃耆1兩,續斷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滴乳香(別研)半兩,沒藥(別研)半兩,琥珀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打撲傷折,筋骨損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黃米粥微熱攤紙上,將藥末兩匙摻在粥上裹之。已減痛,更將此藥每服1錢匕,溫酒調下,日服3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,酒浸,切,焙)1兩半,牡丹皮1兩半,當歸(切,焙)1兩半,丹參1兩半,生地黃(焙)2兩半,樸消(別研)1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1兩,芍藥1兩,桂(去粗皮)1兩,木香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人參1兩。

功效主治

室女月水來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;或用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取7分,空心、食前溫服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胞衣不出,出血覺疼,淋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3盞,煎至1盞半。去滓,分3次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九。

《準繩·外科》卷四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雞屎子,詐死子,兩面龜,赤牛膝,紫金皮,山蜈蚣,凌霄根,脫殼藤,赤葛根,天布瓜根,背子蜈蚣。

功效主治

足蜘蛛背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入酒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外科》卷四。

《證治匯補》卷七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2兩,桂心8錢,當歸1兩,樸消5錢,小茴7錢,木瓜7錢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入腎,小腹悶痛,氣喘面黑欲絕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匯補》卷七。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三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桃仁5分,歸尾5分,牛膝(酒浸)2錢,赤芍7分,生地7分,川芎3分,麝香少許,瞿麥5分,炒山梔5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血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酒浸,切,焙)半兩,白芷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芎藭半兩,甘草(微炙,銼)半兩,生乾地黃(焙)半兩,槐子(炒)半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半兩,漏蘆(去蘆頭)半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何首烏(去黑皮)1兩,沒藥1兩,防風(去叉)1兩,虎脛骨(酒浸一宿,炙)1兩,芍藥4兩,墨(燒令赤,酒內蘸3遍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刺風,遍身刺痛;及中風,破傷風、婦人血風,肢節痠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。破傷骨不折,以童便和酒調服;婦人血風肢節痠疼,薄荷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。

方出《得效》卷十八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降真香1兩,牛膝1兩,石灰1兩,人骨(醋炒)1兩,真龍骨1兩,老松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金刃箭簇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黃牛膽1個,將小竹管插膽中,以石灰末從管中入膽內,掛高處曬乾,要用刀破開,同諸藥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敷瘡肚中,不痛自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得效》卷十八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○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燒灰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丁香3分。

功效主治

齒癢風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更令研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錢匕,貼患處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○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桂心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菴(艹閭)子1兩,牡丹半兩,蓬莪術半兩,瞿麥半兩,琥珀半兩,防葵半兩,劉寄奴半兩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甘草半兩(炒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氣滯,月水不通,腹脅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五加皮半兩,丹參半兩,木香3分,桂心3分,羌活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補骨脂3分(微炒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安息香3分(入胡桃內同搗熟),白芍藥半兩,石斛3分(去根,銼),枳實半兩(麩炒微黃),鹿茸4兩(去毛,塗酥,炙微黃),虎脛骨1兩(塗酥,炙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風虛溼痺,腰間久痛;不任行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3分(去苗),牡丹半兩,桂心半兩,澤瀉半兩,檳榔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腎著腰痛,及膀胱有積滯冷氣,膿水不下,令腰膝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5分,次入酒2合,更煎2-3沸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一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白殭蠶(生用)1兩,天南星(生用)1兩,海桐皮(銼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麝香(研)1分,丹砂(研)1分,狼毒(醋煮,銼,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風不仁,面板(疒帬)痺,氣血虛,風邪溼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散,和勻再研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熱豆淋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芎藭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赤芍藥3分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羚羊角屑半兩,桂心3分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劉寄奴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敗血不散,攻刺腰間疼痛,日夜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5分,次入酒2合,更煎2-3沸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延胡索半兩,芎藭3分,鬼箭羽半兩,益母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暈,煩悶,腹脅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酒1中盞,加生地黃1分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)1兩,土瓜根1兩,當歸(銼,微炒)1兩,丹參1兩,赤芍藥1兩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1兩,桂心1兩,黃芩1兩,川樸消1兩,牡丹2兩,生乾地黃2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調,或多或少,苦腰痛,四肢骨節痛,腳手心熱,胸膈躁悶,不多思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劉寄奴3分,當歸2兩(銼,微炒),芎藭1兩,赤芍藥半兩,桂心半兩,紅藍花半兩,琥珀半兩(研入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暈,心腹(疒丂)痛,悶絕,惡血澀滯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次入酒1合,更煎2-3沸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琥珀3分,桃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羚羊角屑3分,當歸3分(銼,微炒),桂心半兩,川大黃1兩(銼,微炒),薑黃3分,蒲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露不下,致心腹疼痛,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酒1小盞,加地黃汁1合,煎2-3沸,不拘時候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琥珀3分,赤芍藥3分,延胡索3分,川大黃3分(銼,微炒),牡丹半兩,薑黃半兩,桂心半兩,虻蟲2分(微炒,去翅足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桃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枳實1兩(麩炒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露不盡,心腹及脅肋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熟乾地黃1兩,五加皮半兩,桂心3分,當歸3分,赤茯苓1兩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赤芍藥1兩,羚羊角屑3分,酸棗仁3分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損,腰腳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獨活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白茯苓1兩,羚羊角屑1兩,桂心1兩,酸棗仁1兩(微炒)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腰腳冷痺,或時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2兩(去苗),羚羊角屑2兩半,漏蘆2兩,敗醬2兩,茯苓2兩,酸棗仁2兩(微炒),芎藭1兩半,防風1兩(去蘆頭)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半身不遂,筋脈拘急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入荊瀝1合,更煎1兩沸,不拘時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切,酒浸,焙)1兩,山茱萸(湯洗,焙乾,炒)1兩,桂(去粗皮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冷痺,下焦風冷,腳膝疼痛,(疒帬)痺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腹暖酒調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七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3分(去苗),桂心半兩,芎藭3分,川樸消3分,當歸1兩半,蒲黃1分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5-6月墮胎,胞衣不出,下焦瘀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生地黃1分,煎至6分,去滓,放溫頻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七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蒲黃半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雄鼠糞半兩(炒),芎藭3分,生乾地黃3分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經5-6個月,胎橫死在腹中不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、酒各半盞,煎至5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桂心半兩,赤芍藥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木香半兩,牡丹半兩,延胡索半兩,芎藭半兩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利,臍腹(疒丂)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川大黃1兩(銼,微炒)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芎藭1兩,鱉甲1兩(塗醋,炙令黃,去裙襴),川芒消2兩,桂心半兩,木香半兩,赤芍藥半兩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檳榔半兩,青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通,血氣滯留,積聚成塊,或攻心腹疼痛,不納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稍熱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,酒浸,切,焙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虎骨(酥炙令黃)2兩,赤芍藥1兩,芒消(別研)半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2兩,芎藭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白虎風,疼痛難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至2錢匕,空心用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四四引《活人書》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2兩,麻黃(去根節)2兩,地龍2兩,天南星2兩,惡實根10條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汗出不徹,溼毒留客,肢體攣急,腰腳不得屈伸。

炮製方法

上先將惡實根去皮,銼細,並諸藥入在沙盆內細研,後用法酒1升,再研勻爛,用新布絞取汁,後用炭半秤,燒一地坑子令通赤,後去火掃淨,投藥汁於坑子內,再以火燒令黑色,取出,於乳缽內研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溫酒調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四四引《活人書》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3兩(去苗),生蘘荷根2兩,刺柏葉1兩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以綿裹,用酒3升,浸一宿。

使用方法

微火煎3-5沸,溫含冷吐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虎脛骨2兩(塗酥,炙黃),赤芍藥1兩,琥珀1兩,桂心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芎藭1兩,沒藥1兩,麒麟竭1兩,乾漆1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防風1兩(去蘆頭),木香半兩,地龍半兩(微炒),羌活1兩(去蘆頭),酸棗仁1兩(微炒),生乾地黃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走疰,腰腳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不拘時候,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側柏1兩(炙微黃),荊芥穗1兩,棕櫚皮2兩(燒灰),黃牛角(角思)1只(燒灰)。

功效主治

風毒氣流注,腸風下血不止,發歇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當歸3分(銼碎,微炒),芎藭3分,牡丹3分,赤芍藥3分,蒲黃3分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桂心3分,柴胡1分(去苗),琥珀3分,鱉甲2兩(塗酥,炙),秦艽3分(去苗),羚羊角屑2分,川大黃3分(銼碎,微炒),荊芥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勞氣,經絡澀滯,四肢拘急煩疼,不能飲食,漸加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。

《聖惠》卷十三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3分(去苗),川大黃3分(銼碎,微炒),桂心半兩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鱉甲3分(塗醋,炙令黃,去裙襴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白朮半兩,郁李仁3分(湯浸,去皮尖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結胸,腹中(疒丂)痛,心下硬如石,按之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牛膝散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(去苗),獨活3分(搗碎),赤箭1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柏子仁3分,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芎藭3分,附子半分(炮裂,去皮臍),桂心3分,漢防己半兩,羚羊角屑半兩,萆薢3分,仙靈脾1兩,烏蛇肉1兩(酒拌,炒令黃),麝香1分(研入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中風偏枯,口面斜,言語澀滯,精神不守,舉動艱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入研了藥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