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濟湯

《袁中參西》上冊: 既濟湯

配方組成

大熟地1兩,萸肉1兩(去淨核),生山藥6錢,生龍骨6錢(搗細),生牡蠣6錢(搗細),茯苓3錢,生杭芍3錢,烏附子1錢。

功效主治

大病後陰陽不相維繫,陽欲上脫,或喘逆,或自汗,或目睛上竄,或心中搖搖如懸旌;陰欲下脫,或失精,或小便不禁,或大便滑瀉。一切陰陽兩虛,上熱下涼之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袁中參西》上冊。

《醫醇賸義》卷四: 既濟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2錢,肉桂5分,沉香5分,廣皮1錢,澤瀉1錢5分,牛膝2錢,瞿麥2錢,車前2錢,苡仁4錢,葵花子4錢(炒,研,同煎)。

功效主治

寒氣上逆,水氣窒塞不通,以致膀胱脹,少腹滿而小便癃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醇賸義》卷四。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六: 既濟湯

配方組成

竹葉石膏湯,熟附子3-5分。

功效主治

上熱下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六。

《救偏瑣言》卷十: 既濟湯

配方組成

荊芥穗、麻黃(去根,蜜炒將黑,地上出火氣)、幹葛根、石膏、川黃連、大黃、蟬蛻、牛蒡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出痘,火毒太盛,時值隆冬而閉塞者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2片,胡荽1錢,以陰陽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救偏瑣言》卷十。

《玉案》卷四: 既濟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甘草3分,竹茹2錢,麥門冬2錢,半夏2錢,粳米2錢。

功效主治

霍亂,虛煩不得眠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5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四。

《易簡方》: 既濟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半兩,麥門冬1兩,甘草4錢,人參4錢,竹葉5片,熟附。

功效主治

下利發熱者。霍亂後虛煩不得眠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2盞,加生薑5片,煎至1盞半,去滓,入粳米100粒再煎,米熟,去米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易簡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