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椒(去目)、乾薑(生用)、附子(去皮臍,生用)各等分。
驟然腹痛注下,或滑腸頻並,多有冷沫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,水2盞,煎至8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百一》卷六。
蜀椒(去目並閉口者,炒出汗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麻黃(去節,煎去沫,焙)1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)1兩,石膏(碎)1兩,人參1兩半,芍藥1兩半,當歸(切,焙)2兩,芎2兩,乾薑(炮)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。
產後中風,手足偏枯,筋脈馳緩,疼痛無力。
上銼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入生薑3片,棗1枚(擘)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二。
蜀椒(去目並閉口,炒出汗)200粒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枚,粳米半盞,乾薑(炮)半兩,半夏(湯洗7遍去滑,切)12枚,甘草(炙,銼)1兩。
寒疝。心腹痛不可忍,汗出悶絕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入生薑半分(切),棗2枚(擘破),煎至1盞,去滓,空心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