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蒙花(去枝葉)、羌活、菊花(去枝葉)、白蒺藜(炒、去刺)、粉草、草決明、車前子(各炒)、黃芩、龍膽草(洗淨)各等分。
肝經積熱,上攻眼目,逆順生翳,血灌瞳仁,羞明多淚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食後飯湯調服。
《醫方大成》卷七引《曾帥千家藏方》。
牡蠣半兩(燒為粉)1分,車前子1分,甘草(炙微赤,銼)1分,川樸消1分。
小兒熱積小腸,甚則尿血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,以水1小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。量兒大小加減,不拘時候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引張渙方。
車前子末、牛耳中垢各等分。
鼻衄不止,欲死。
上2味,和成梃子。
塞鼻中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。
車前子(切)半升,小麥3合。
小兒小便不通,臍腹急痛。
以水2大盞,煮取1盞,去滓,入少粳米,煮作稀粥。時時量力服之。
《聖惠》卷九十二。
食茱萸1分,車前子1分,雄黃1分,乳香1分,赤石脂1分,龍骨1分(生用)。
痔疾。
上為末。摻瘡口,以乳香膏壓之,1日2次。如瘡口乾,只用乳香膏貼;有清水出,用後藥注青膏。
《秘傳外科方》引《李防禦五痔方》。
車前子1錢(微炒,研),赤茯苓5分,赤芍藥5分,木通5分,石韋(炙、去毛)4分,陳皮4分,檳榔4分,川芎4分,滑石8分,當歸8分,梔子8分,枳殼8分,甘草節4分。
妊婦小便頻澀作痛,下焦有熱。
水1鍾半,加燈心同煎,空心溫服。
《醫統》卷八十五。
車前子、草決明、蜜蒙花、白蒺藜、龍膽草、羌活、菊花、甘草、黃柏、前胡、細辛。
逆順生翳外障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食後米飲調下。
《眼科全書》卷五。
車前子1兩,菊花1兩,蛇蛻(燒灰)1兩,甘草(炙、銼)1兩,京三稜(炮、銼)1兩,石決明(研)1兩,草決明(炒)1兩,井泉石(研)2兩,枳實(麩炒)1分。
眼生翳膜,遮障睛瞳,及內障青盲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半匕,食後用熟水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