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門冬煎

《聖惠》卷五: 麥門冬煎

配方組成

麥門冬汁半升,生地黃汁半升,蜜半升,栝樓根2兩,地骨皮1兩,黃耆1兩(銼),葳蕤1兩,知母1兩,寒水石2兩,犀角屑1兩,川升麻1兩,甘草半兩,石膏2兩,淡竹葉1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臟壅實,心胸煩悶,唇口乾燥,喝水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將栝樓根等搗篩為散。先以水7升,煎取3升,濾去滓,將麥門冬汁等3味納鍋中,慢火熬如稀湯,以瓷盒盛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溫服1合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。

《三因》卷十: 麥門冬煎

配方組成

麥門冬(去心)2兩,人參2兩,黃耆2兩,白茯苓1兩半,山茱萸1兩半,山藥1兩半,桂心1兩半,黑豆3合(煮去皮,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諸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地黃自然汁2碗,牛乳2盞,熬為膏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大麥煮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五: 麥門冬煎

配方組成

新麥門冬5斤(去心)。

功效主治

結氣,腹中傷飽,胃絡脈絕,羸瘦短氣,身重目黃,心下支滿,虛勞客熱,口乾燥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搗令熟,絞取汁,入白蜜半斤,於銀鍋中,以重湯煮,不住手攪,候如飴,即盛不津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匙,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: 麥門冬煎

配方組成

麥門冬1兩(去心),杏仁3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),生薑汁半兩,酥2合,蜜2合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咳嗽壯熱,胸膈壅滯。

炮製方法

先以水1大盞,煎麥門冬及杏仁至4分,入砂盆內,研絞取汁,都入銀器中,次納生薑汁等,以慢火熬成膏,收入瓷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甩服半茶匙,以清粥飲調下,日3服,夜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: 麥門冬煎

配方組成

生麥門冬汁4合,生地黃汁1升,酥3合,生薑汁2合,白砂糖3合,白蜜5合,貝母1兩(煨微黃),五味子1兩,赤茯苓2兩,射干1兩半,杏仁2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,別搗如膏)。

功效主治

暴熱咳嗽,心胸煩悶,口舌乾燥,上焦壅滯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搗羅貝母等4味為末。入麥門冬汁、杏仁膏等於銀鍋內,都攪令勻,以慢火煎成膏,收於不津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茶匙,含化咽津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: 麥門冬煎

配方組成

生麥門冬汁3升,青蒿汁3升,生地黃汁3升,童便3升,桃仁2兩(大者,湯浸,去皮尖雙仁,研),麝香1錢(細研),硃砂1兩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骨蒸勞,身體常熱,羸瘦,皮毛乾枯。

炮製方法

上件藥,以三味汁與小便,用慢火同煎,稍稠,即下研了藥,更熬令稀稠得所,如膏。

注意事項

忌羊血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茶匙,以清粥飲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