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病解毒丸

《醫學正傳》卷六引《局方》: 萬病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射干2兩,文蛤(即五倍子)2兩,杏仁2兩,石膏2兩,續隨子(去殼,去油)2兩,蚤休(即金線重樓)2兩,土朱2兩,大戟2兩,山豆根2兩,山慈菇2兩,白藥子2兩,大黃(酒蒸)2兩,麝香2錢,青黛1兩,威靈仙1兩,白芷1兩,黃連5錢,風化消5錢。

功效主治

蠱毒,鼠莽、河豚魚毒,菌毒,疫死牛馬肉毒,竹木刺毒;喉痺、骨鯁,癰疽發背,疔腫瘡瘍,毒蛇犬咬,蜈蚣蜂蠍蠆毒,刀斧、湯火傷;婦人鬼胎惡氣,積塊蟲積,心胸痞滿,肚腹膨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糯米糊為丸,如彈子大,青黛、滑石細研為衣,陰乾。

使用方法

此藥解一切毒,蠱毒,及鼠莽、河豚魚毒,菌毒,疫死牛馬肉毒,喉痺、骨鯉竹木刺毒,並用急流水磨下;癰疽發背,疔腫瘡瘍,毒蛇犬咬,蜈蚣蜂蠍蠆毒,刀斧、湯火傷,並用井花水磨下,並塗傷處;婦人鬼胎惡氣,積塊蟲積,心胸痞滿,肚腹膨脹,並用好酒磨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正傳》卷六引《局方》。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下: 萬病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大黃2兩,大戟2兩,連翹2兩,寒水石2兩,白玉簪3兩,白芷3兩,黃芩3兩,茯苓3兩,石膏3兩,滑石3兩,天花粉3兩,甘草4兩,薄荷4兩,幹葛4兩,山慈姑6兩,青黛半兩,貫眾1兩半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綠豆粉糊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薄荷湯磨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下。

《準繩.瘍醫》卷二: 萬病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麝香2錢,硃砂5錢,山豆根1兩,雄黃1兩,續隨子(取仁)1兩,紫河車1兩,獨腳蓮1兩,紅芽大戟1兩5錢,山慈姑2兩,五倍子3兩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,癰疽,發背,腫瘍,時毒,狐狸毒,鼠莽毒,丹毒,驚毒,瘴毒,風毒,熱毒,蠱毒,河豚,疫死牛馬豬羊毒,蛇、犬、蜈蚣、蜂、蠍、百蟲螫咬毒,湯火所傷,中惡邪氣,無名腫毒,菰毒,砒毒,藥毒,瘡毒,光粉毒,輕粉毒,一切邪熱之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秫米糊和勻,杵搗一千餘下,印作錠子,隨意大小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錠,井水磨化,冬月用薄荷湯磨服,日可進2-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.瘍醫》卷二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: 萬病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文蛤(即五倍子)1兩半,山慈姑(即金燈花根)1兩(洗,焙),紅芽大戟(洗,焙)7錢半,全蠍5枚,大山豆根半兩,續隨子(取仁去油,留性)半兩,麝香1錢,硃砂2錢,雄黃2錢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發背,魚臍毒瘡,藥毒,草毒,挑生毒,蛇獸毒,蠱毒,瘵蟲,諸惡病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以前5味入木臼,搗羅為細末,次研後4味,夾和糯米糊為丸,分作35丸。

使用方法

端午、七夕、重陽、臘日,淨室修合。每服1丸,生薑、蜜水磨下,井水浸研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