芫花線
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: 芫花線

配方組成

芫花、皂礬、地胡椒。

功效主治

痔瘻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絲線加入同煎,水乾之後,將線取出,陰乾。

使用方法

先命患者屈足側臥於手術床上,使肛門部充分顯露,用消毒藥水洗淨肛門周圍,拭乾。以球頭銀絲由瘻管外口輕輕探入管道,使由瘻管內口穿出,待銀絲經瘻管內口進入直腸中,即將掛子進入肛門,套住銀絲,向外拉出肛門。將藥線一端結於銀絲頂端球部,然後將銀絲慢慢由原進入之外口拉出,此時藥錢即由連結之一端拉出外口,而留其另一端於肛門之外。將藥線與銀絲連線處剪斷,如鞋匠穿線法,將外端近管口之線鬆動,使2股成為一孔,然後將內端線頭引入孔中,再將藥統慢慢由內端肛門引出,如此成為雙線矣。再將線之兩端打一單結,使線緊貼管口,再留藥線約5-6厘米長,最後線上的兩頂端合併攏來,打成死結,外敷消炎膏,以膠布固定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。
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: 芫花線

配方組成

芫花根、大戟根、金頂玉梅花、五爪龍、鴿糞。

功效主治

痔瘻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共入水內,煮汁去滓,將白絲線入汁內煮1-2沸,取出風乾。

使用方法

先命患者屈足側臥於手術床上,使肛門部充分顯露,用消毒藥水洗淨肛門周圍,拭乾。以球頭銀絲由瘻管外口輕輕探入管道,使由瘻管內口穿出。待銀絲經瘻管內口進入直腸時,即將掛子進入肛門,套住銀絲,向外拉出肛門。將藥線一端結於銀絲頂端球部,然後將銀絲慢慢由原進入之外口拉出,此時藥線即由連結之一端拉出外口,而留其另一端於肛門之外。將藥線與銀絲連線處剪斷,如鞋匠穿線法,將外端近管口之線鬆動,使2股成為1孔,然後將內端線頭引入孔中,再將藥線慢慢由內端肛門引出,如此成為雙線矣。再將線之兩端打1單結,使線緊貼管口,再留藥線5-6厘米長,最後線上的兩端合併攏來,打成死結。外敷消炎膏,以膠布固定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。

《景嶽全書》卷六十四: 芫花線

配方組成

芫花1握。

功效主治

痔漏瘤核。

炮製方法

上洗淨,入木臼搗爛,加水絞汁,於石器中慢火煎成膏,將絲線於膏內度過,晾乾。

使用方法

以線系痔,當微痛,候痔乾落,以紙捻蘸膏,納竅內去根。一方只搗汁,浸線1夜用,不得使水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景嶽全書》卷六十四。

《瘍科捷徑》卷中: 芫花線

配方組成

芫花5錢,壁錢2錢。

功效主治

痔、癭、瘤。

炮製方法

用白扣線同上藥用水一碗煮至湯幹為度,取線陰乾。

使用方法

臨用,用線1根,雙扣繫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捷徑》卷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