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寶散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紫蘇(去老梗)3兩,淨香附3兩,陳皮(去白)1兩半,甘草1兩半,桔梗2兩半(銼,炒),川芎1兩,白芷1兩。

功效主治

時氣傷風傷寒,頭昏體熱,咳嗽;及脾胃肺臟不和,口中腥氣異常,或牙縫微有鮮血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2片,煎7分,不拘時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
《袖珍》卷三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茯苓3錢,蒼朮3錢,細辛3錢,白礬3錢,石膏3錢,綠礬6錢半(生)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牙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臨臥刷牙,用唾津頻頻潤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三。

《理瀹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山豆根、牙消、膽礬、白礬、雞肫皮、辰砂、冰片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閉,喉纏,懸癰下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理瀹》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白朮4兩,人參(去蘆)1兩,白茯苓1兩,甘草1兩(炮),草果子(大者)2個(炮過用),訶子4個(炮,去核),乾薑1錢(炮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霍亂吐瀉,腹內撮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半盞,加大棗1枚,生薑3片,同煎至7分,帶熱服。3歲下者藥半錢,水半合煎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五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膽礬錢半,細辛錢半,青礬、砂仁、滑石、川芎、蓽茇(如有蟲用,無不用),五倍子1錢。

功效主治

牙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加麝香少許,好江茶與藥對半用,早晚擦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五。

《綱目拾遺》卷三引仇氏方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好龍骨、象皮、血竭、人參、三七、乳香、沒藥、降香末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刀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溫酒下;或摻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綱目拾遺》卷三引仇氏方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海蛤1兩,琥珀1兩,真珠1兩,白石英1兩,瑪瑙1兩,光明砂1兩,麝香1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於乳缽內重研令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取柳枝,打碎一頭,點藥揩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八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鍾乳(研)1分,丹砂(研)1分,海水沫(研)1分,白石英(研)1分,真珠末(研)1分,麝香(研)1分,珊瑚(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臭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再研細。

使用方法

以柳木篦子咬頭令軟,摭藥揩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八。

《產乳備要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硃砂(研如粉)、桂心、乾薑(炮)、當歸(切,焙)、川芎、人參、羚羊角灰、茯苓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初產後驚悸,虛暈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各為細末,若產婦平和,三臘以前直至滿月,每日各取1字匕,以羌活、豆淋酒調下,空心服,日2夜1服;不飲酒者,以童便溫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乳備要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九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末1分(研),石決明3分,琥珀3分(研),龍腦1分(研),熊膽1分(研),水精半兩(研),貝齒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生胬肉侵睛,外障雖已鉤割熨烙亦宜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再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夜臥時點眼眥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九。

《雞峰》卷十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、沒藥、乳香、蒲黃、百部末、桃膠、郁李仁(湯浸,去皮,研,入面少許,研勻令幹,入溫水和作餅子,焙,為末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石淋。熱伏留腸間,與水液相搏,結而成石,沙石自小便出,出輒欲死,脈散澀而無常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酒調下1錢,空腹服。服前先用引藥好胡桃1個,燒存性,細研,酒1盞調服,移時服七寶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珊瑚半兩,琥珀半兩,玉屑半兩,曾青半兩,紫貝半兩,硃砂半兩,雞子殼(去白膜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翳障,年月深久,不能消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時,仰臥,以銅著取如綠豆大,點於翳上,一食久乃起,日3-5度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四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晚蠶沙(微炒)1升,蛇床子(炒)1升,肉桂(去粗皮)3兩,荊芥穗3兩,幹荷葉3兩,藁本(去土)1兩半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經絡寒溼,腿臂作痛,屈伸不能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

使用方法

藥2兩,水5升,加蔥、椒同煎,去滓淋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四。

《百一》卷五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北五味子、罌粟殼(去頂蒂瓤)、陳皮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咳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炒,用姜擦子攪令香,碾粗末。

注意事項

不犯銅鐵器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半,加烏梅1個,煎至1盞,食前、臨臥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百一》卷五。

《直指》卷八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,款冬花2錢,鐘乳石2錢,鵝管石(並生研)2錢,明礬(煅)2錢,辣桂1錢,甘草1錢。

功效主治

肺痿勞嗽、久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以少許嚥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八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黃耆2兩,當歸2兩,防風2兩,荊芥穗2兩,地骨皮2兩,木通2兩,白礬1兩。

功效主治

熱汗浸漬成瘡,癢痛不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藥1兩,以水3大碗,煎5-6沸,濾去滓,稍熱淋渫患處,拭乾,避風少時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南爐甘石1斤(用木炭火燒令熟,為細末),黃連2兩(去須,揀淨,銼碎,用水一大碗,煎3-5沸,絹濾去滓)。

功效主治

目不明,昏澀難開。

炮製方法

將黃連水和於爐甘石末內,用紙糊三兩重,坐於灰池內,滲令幹,次用枯白礬1錢,同研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點1黃米大於大眥頭,漸加至1綠豆許。每日只點1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二引《居家必用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膽礬3錢,縮砂仁2錢半,川芎2錢半,細辛2錢,滑石1兩,綠礬1兩,麝香少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高茶刷漱,然後用藥擦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二引《居家必用》。

《幼幼新書·拾遺方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1分,芍藥1分,甘草1分,大黃(蒸)1分,麻黃(去節)3分,白朮(麩炒)2錢,荊芥穗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溫壯伏熱,傷寒煩躁,面赤氣喘,夜熱曉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錢至1錢,水半盞,蔥白1寸,薄荷1葉,煎3分,分2次溫服;若要瀉,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·拾遺方》。

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殭蠶(直者)10個,硼砂、雄黃,全蠍10個(頭尾全者,去毒),明礬1錢,豬牙皂角一挺(去皮弦)1錢,膽礬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喉閉及纏喉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字,吹入喉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牛黃1分,梅片1錢,琥珀3錢,大連珠4粒,臺麝香5厘,生石膏2錢,熊膽仁2分。

功效主治

雙單乳蛾,咽喉腫痛,纏喉白喉,痧喉爛喉,一切喉痺,內火上炎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外用,每用1分,吹喉內;內服,白開水送下,每服2分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。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西牛黃5分,真濂珠3錢,大梅片2分,真象牙屑3錢(焙黃),真青黛6錢,人指甲5分(男用女、女用男),壁喜窠4-5個(多多益善,板上者不用)。

功效主治

喉痧,一切喉風急症。

炮製方法

共乳無聲為度。

使用方法

吹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三。

《名家方選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半夏8分,厚朴8分,良姜8分,甘草5分,青皮5分,草果5分,烏梅5分。

功效主治

欲成勞瘵,疑似之間,兼治蟲積羸瘦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名家方選》。

《良朋彙集》卷四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硼砂1錢,枯礬1錢,蘆薈5分,青黛2分,輕粉2分,雄黃2分,冰片1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牙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摻牙疳上,或以雞翅掃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良朋彙集》卷四。

《眼科全書》卷六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歸須、赤芍、梔子、荊芥、麻黃、大黃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大小眥赤腫痛,生肉翳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食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眼科全書》卷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五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1錢半,芍藥1錢半,甘草1錢,白礬1錢,杏仁(去皮)7個,黃連3分,真銅綠(細研)3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

使用方法

同放瓷盞內,於鍋中坐,煎至8分,去滓澄清,臨臥時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五。

《醫統》卷八十九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大黃(麵包,煨)1錢,梔子仁1錢,赤茯苓1錢,黃芩1錢,赤芍藥(炒)1錢,滑石1錢,甘草(炙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嬰兒咳嗽,喘急氣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桑皮煎湯;喘急氣滿不睡,磨刀水澄清,溫暖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八十九。

《幼幼新書》(古籍本)卷二十七引《家寶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(炮)1錢,丁香(炒)1錢,官桂(不見火)1錢,茯苓1錢,麻黃(去節)1錢,當歸1錢,甘草(炙)1錢,人參1錢,大腹皮1錢,訶子(去核)1錢,川楝子(去核)1錢,秦艽(炒)1錢,地榆(炒)2錢,肉豆蔻(炮)1枚,藿香(炒)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霍亂吐瀉不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嬰孺1字,3歲半錢,4-5歲1錢,水半盞,入棗半片,煎10沸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(古籍本)卷二十七引《家寶》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《莊氏家傳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硃砂1錢,生犀1錢,牛黃1錢,珍珠1錢,腦麝1錢,金箔5片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薄荷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《莊氏家傳》。

《理傷續斷方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晚蠶沙1升(炒),蛇床子1升(炒),肉桂2兩(去皮),荊芥穗5兩,幹荷葉2兩,藁本5兩(去土),川烏2兩(炮),薏苡仁3兩。

功效主治

冷水風腳溼氣下注,腳膝生瘡,左癱右瘓,筋脈拘急,腳下隱痛,不得伸屈,不能踏地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約2兩重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5升,加花椒、連須蔥,同煎至7分,去滓,於痛處熱斟淋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理傷續斷方》。

《千金翼》卷十一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分,白真珠1分,珊瑚1分,紫貝1分,馬珂1分,硃砂2分,蕤仁半兩,決明子1分,石膽1分。

功效主治

目翳,經年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敷目中,如小豆大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九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天麻(炙)1錢,白殭蠶1錢,羌活1錢,麻黃(去節),蠍1分,白附子1分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傷寒傷風,渾身壯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或1字,用生薑、薄荷、蜜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九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六十五引《龍樹菩薩眼論》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石決明(七孔者)3分,龍腦3分,真硃砂3分,琥珀3分,象膽1分,烏賊骨2分,曾青2分。

功效主治

眼翳障,赤癢熱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點目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六十五引《龍樹菩薩眼論》。

《銀海精微》卷四: 七寶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錢,珍珠3錢,硼砂5分,珊瑚1錢5分,硃砂5分,硇砂5分,玉屑1錢,蕤仁30粒,片腦1分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翳膜遮睛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前藥俱細研如塵埃,方入麝香、片腦、蕤仁3件再研,熟官絹篩過於罐內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時,以銅簪挑1米大許,點於有翳膜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銀海精微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