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1錢,紫草1錢,燈草灰1錢,冰片1錢,兒茶1錢半,硼砂1錢半,黃柏1錢半,爐甘石1錢半,石膏1錢半,青黛1錢半,大黃2錢,橄欖灰8分,人中白4錢。
小兒口疳發熱,走馬牙疳,及口瘡熱傷。
上為細末,瓷器貯。
先用茶溼青布,洗去白膜,以蘆管吹藥敷上。
《衛生鴻寶》卷三。
雄黃2分,石決明(煅)1錢5分,海螵蛸(煅,去殼)5分,真辰砂1分,滑石5分,爐甘石(童便泡1日1夜,燒透,以能浮水為度)5分。
疳積眼。
上為細末。
加冰片5厘再研。量兒大小,或3-4分,或5-6分,用不落水雞肝1副,竹刀切破,上開下連,摻藥在內,線紮好,加淘米水入砂罐煮熟,連湯食盡。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三。
苦參、兒茶、陀僧、蛤粉各等分。
結毒下疳。
上為末。
溼則幹上,幹則用豬油調搽,每日3-4次。重者7日痊癒。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花椒、細辛、硼砂、枯礬、銅綠、黃連、青黛各等分。
上焦溼熱,走馬牙疳。
上為細末。
先用涼水漱口,後將藥末擦牙齒縫處。
《回春》卷五。
人中白3錢,花粉1錢,硼砂1錢,青黛1錢,兒茶1錢,冰片1錢,真珠1錢,薄荷5分,黃連5分,雨前茶5分。
痧後牙疳。
上為極細末。
先用濃茶拭淨,摻患處。
《治痧要略》。
使君子(用白者,去油),雷丸(去皮,用白者,紅者殺人勿用,以米泔水浸蒼朮少許,將雷丸同蒼朮用火熅之,用雷丸去蒼朮炒幹)各等分。
小兒疳積,眼生翳膜遮睛。
上為細末。
每1歲用1分,以雞肝燉半熟,蘸藥食。
《審視瑤函》卷四。
人參1兩,山藥1兩,使君子(去殼)1兩,蓮肉1兩,茯苓1兩,鍋巴4兩,蝦蟆(煅)1兩,五穀蟲5錢,雞硬肝黃皮(燒灰存性)5錢。
小兒五疳。
上為末。
白糖霜4兩調勻服。
《誠書》卷十一。